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前,有关农民组织基本理论方面的"原子化"、"不善合"之说屡遭责难,究其根源在于该学说所使用的概念不能准确表达它的"制度缺陷使农民合作不能"的思想内核,导致另一些学者误以为它是在错误地批判中国农民缺乏合作性格与合作能力,从而提出与之相对立的"中国农民宜分宜合,一切以利益为导向"的新观点以示批驳。对新农村建设农民理事会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民能否较好合作同时受到制度与利益的双重约束,表明争议双方实质上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因此,应当抛弃"原子化"、"合作能力低"、"不善合"等不恰当或有歧义的概念,代之以"社会化小农"、"利益决定合作偏好"、"制度缺陷使农民合作不能"等为核心概念或命题来构建农民组织理论新框架。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众多贫困县的脱贫摘帽,中国精准扶贫工作进入精准扶贫后期。后精准扶贫的工作中心由重点扶贫转向重点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预防返贫和乡村振兴。能否有效预防返贫关键取决于能否巩固扶贫成效。换而言之,扶贫成效的高低及其巩固程度如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贫困县政府的预防返贫能力和成效。以2018年100个贫困县相关数据为例,采用标准离差法,对贫困县扶贫成效进行了较为科学的测量,发现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贫困县扶贫成效存在差异。它表明各地区、各省的扶贫成效巩固任务轻重不一、压力大小不同,也反映各地区、各省的预防返贫能力和成效的差异。因此,科学有效地巩固扶贫成效,提升预防返贫能力,拓展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精准扶贫后期的政府中心工作。这不仅需要各地方政府同中央齐心协力,也需要各地方政府与民众齐同努力,共同克服疫情后的各种困难,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良好衔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度了中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近5年(2000—2004)的政府效率。测度结果表明,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总体上呈提升态势,同时又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即东部地区政府效率高于中部,更高于西部,它反映了三大地区人力资本、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性。实证分析证明:三大地区省级地方政府效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职能转换存在两种不同的路径依赖.一方面,良性路径依赖表明,起初的政府职能微调或职能转换试点,决定了后来政府职能转换的轨迹;另一方面,恶性路径依赖会阻碍政府职能转换的顺利进行,引发相应的负效应.只有采取强制性制度变革,打破既定职能转变的"锁定"状态,才能消除路径依赖的负面影响,进而形成良性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