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
我国现代作家中,茅盾以擅长描写社会各阶层著称,农民只是他繁多描写对象中的一个阶层,就作品数量而言,农民题材的小说在他全部创作中仅占极小部分。然而,这些作品提出的社会问题却非同寻常,不仅在他个人创作道路上,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创作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对同一题材,不同作家所描写的侧重而不尽相同。人们几乎公认,同样表现农民命运,鲁迅侧重于揭示他们的精神创伤,茅盾则偏重于描写他们的经济破产。这一看法概括了这两位现代小说大家处理农民题材的重要特点。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茅盾没有注意对农民精神世界的揭示,恰恰相反,在他为数有限的几篇农民题材小说中,对农民的思想精神而貌作持续不断的探索,成为表现农民命运的重要方面。而这方而的成就似乎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当一个作家形成独特的创作个性;成为文学大家以后,人们就习惯于审定他在风格流派、文体模式上届哪种类型,并把他放在世界文学范围内加以比较考察,寻找他与世界文学的联系。随着对茅盾创作个性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茅盾的作品,以冷静的社会分析的色彩,以巨大的规模和气势,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在同类作品中独领风骚;人们还进一步发现,尽管茅盾受到世界许多文学大家的影响,然而在总体类别上,更相似于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在这一方面,茅盾的文学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  相似文献   
3.
《北京人》三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曹禺名剧《北京人》的评价问题,就“他们在争抢着寿木”象征什么,“这也是人类的希望”,“很可能是喜剧”等三个问题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时代的反映”──茅盾创作个性的理论导向之一唐纪如什么是文学,或者说,对文学本质特征的认识,无疑是文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每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并在这基本观念的影响、指导下,怀着特定的目的参与文学活动,形成独特的创作个性。不过,...  相似文献   
5.
翻开茅盾的小说集,读下去,看到一头“凸出一对揶揄的眼睛”的癞蛤蟆时,我们只是不经意地微笑。再往下看,什么“不着急地嘤嘤地叫”的苍蝇,什么象一对夫妻的猴子,还有猫、狗、鸟、虫、鱼……可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动物世界。“该注意了!”仿佛一个声音在提醒我们。几百字的篇幅,三番五次写一只猫,是一例;寥寥数字一笔带过写一只狗,又是一例。这既可说是景物描写,也可说是细节描写。我们不妨笼统点,把这些有关动物的描写,称为“动物描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