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西奎博仪式是四川凉山彝族的全民性仪式。所地彝族西奎博仪式具有多种类型,西奎博仪式的每一程序皆是针对“仇人”。西奎博仪式中的“仇人”主题是彝族社会冲突的“仪式化”反映;复杂的社会矛盾与强大的社会迫力是西奎博仪式举行的内在动力;彝族社会纠纷的调解机制为西奎博仪式提供了展演场景;西奎博仪式是调解彝族社会冲突的缓冲阀。  相似文献   
2.
李小芳  王梓安  唐钱华 《民族学刊》2021,12(4):69-79, 118
“斯觉都”是凉山彝族民间治疗顽固性皮肤病、风湿病和痨病的民俗医疗仪式,因其治疗效果显著,已成为具有地方性权威的本土医学实践共识。从医学人类学和象征人类学视角分析“斯觉都”借助“神”与“药”的两解方式,揭示其“巫”与“医”的结合过程,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医疗效果。“斯觉都”仪式治疗有着深刻的文化寓意与实践价值,一方面通过民俗医疗的疾病解释模式与治疗仪式,患者在族群文化中找到疾病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仪式治疗使用的仪式植物,是民众千百年来地方性植物药知识的实践,构成彝族民族药物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身体人类学视角为理解凉山彝族毕摩、苏尼的身体实践与文化隐喻提供了新维度。以身体实践为基础,毕摩、苏尼形成了“毕”与“尼”的身体技艺区分。以“毕此”和“尼症”为基础的毕摩、苏尼身体区格与传承制度,是彝族传统社会结构中家支制度、血缘、根骨观念的映射。从苏尼迷狂的身体表征到以“祭”为核心的毕摩理性化身体规范的确立,是彝族原生性宗教由巫到史、由巫到礼的发展史。毕摩、苏尼身体研究取向,为回应彝学研究的理论关切与拓展中国身体人类学研究范式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