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语篇分析与机器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译系统应该建立在具有语篇分析的大型语料库基础之上,语篇语料库内的原语和目的语文本不是单向、而应是双向或多向流动的网络系统。文本的译文也应该有历时和共时的区别,因为互文性已是翻译的某种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意义是翻译任务的核心 ,认知语言学十分重视意义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的研究。其中 ,语言编码的识解概念对翻译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影响不同识解的因素有三个 :视角、前景化和框架 ,这些因素对诗歌语篇的识解与翻译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互文性角度出发 ,探讨了翻译中文本的解构和重构过程。通过对互文性指涉翻译过程的分析 ,认为先期文本无论在文本的解构或文本的重构过程中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先期文本互文性的分析可加深我们对翻译过程的理解 ,想象与联想的方式对文本重构有着特殊的意义。对语类互文性、主题互文性、结构互文性和功能互文性的研究也为翻译的文本重构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汉语标句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成转换语法中,Complementiser通常被译作标句词或补语连词。世界上许多学者证明标句词是各国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汉语中是否有标句词,还存在着激烈的争论。黄正德认为:“因为”、“虽然”、“他指出说”中的“说”等是汉语中的标句词,可是他的理论不能令人信服。汤廷池指出“的”、“吗”、“吧”、“呢”等是汉语中的标句词,并为此作如下图式: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习转折点最早是由Brachfeld,O,(1936)提出。通过内省,他指出:在第二语言学习进程中,有一种特殊现象值得注意,学习者在漫长崎岖的学习道路上奋力拼搏,突然奇迹出现,几乎就在那么一瞬间,所学语言“咔嚓”一下呈现出来。一夜之间,所有的障碍消失了,虽说不很正确,学习者头一次像用母语一样,自然从容地讲起外语。 著名学者Stern(1983:400)对此有所评述,一旦达到了这个阶段,学习者就进入了相对自由的境地。成功的学习者回顾当时的情况时,常常觉得有一种“突破”的感觉,这时,正常交际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他认为:“转折点”(turning point)就是现在所说的“入门水平”(threshhold level),这种现象现在还没有被充分注意和研究(Stern,1983:33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