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关于文艺作品通过塑造具体感性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本质的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写本质”的理论,可以说是一个老问题了,至今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本文就在这一问题上的两种互相对立的偏颇、错误观点,以及什么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写本质”的理论等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看法,也算是一种争鸣,在此就正于广大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2.
大约成书于1356年前后的高则诚的《琵琶记》,不仅享有“南戏之祖”的盛誉,而且规范了以后数百年间的传奇创作,被历代戏曲作家奉为圭臬。然而,越是伟大的艺术巨构,就往往越容易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评价。《琵琶记》就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在诸多误解和贬抑它的论点之中,又较为集中于蔡伯喈这一典型人物身上。有的论家认为,高则诚“把赵五娘这一家的遭遇写得这样悲惨,目的并不在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要人反对它;恰恰是为了说明蔡伯喈、赵五娘等在这人所难以忍受的逆境里也能‘逆来顺受’,屈从封建道德”,诘难剧作家“把蔡伯喈写成‘畏牛如虎’的软骨虫”。有的则认为蔡伯喈“因循苟且,怯懦动摇”,指责剧作家对此未作“恰如其分的批判”。多少  相似文献   
3.
奚海 《河北学刊》2005,25(4):199-205
13-14世纪,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以及印度梵剧早已风光不再,而在当时的中国崛起并繁荣鼎盛的元杂剧,则成了世界三大戏剧文化之一的中国戏曲的第一座高峰。作为元杂剧重要园地的燕赵地区,既拥有像“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和白朴、马致远、王实甫这样的大家,又拥有像《窦娥冤》、《赵氏孤儿》、《西厢记》等这样的世界名剧,无论在思想的穿透力和艺术的感染力诸方面,都代表了整个元杂剧艺术的最高成就,从而摘取了13-14世纪以及整个中世纪中国和世界戏剧文化的桂冠,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历史性辉煌。  相似文献   
4.
白朴的《墙头马上》,是元杂剧中的一部喜剧杰作。剧本所塑造的女主人公李千金,以其襟怀磊落、率真泼辣、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而更具巾帼须眉的刚烈和豪气,从而显得卓尔不群,展示了她"这一个"典型人物的独特性格风采。为了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她无视、蔑视封建伦理教条,毅然为所爱的人儿"舍了自己",献出了贞操。对此她无怨无悔,并且怒斥封建家长的虚伪残忍,抗声力辩为了挣脱礼教枷锁、赢得自主婚姻的权利而"私奔"的合理性,这就对剧本据之进行再创造的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的"止奔"主题,作出了革命性的反拨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 当古希腊悲剧和喜剧这种优秀的戏剧文化传统被割断,当古印度梵剧的魅人光泽黯然消失的时候,十三、十四世纪的中国元杂剧,却在世界的东方勃然兴起,形成了人类戏剧文化史上的又一座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峰。本文拟从元杂剧在题材和人物对象的选择及悲剧观和喜剧观这样两个方面与古希腊、古印度两大戏剧文化迥然不同、别具一格的建树和开拓,说明它在世界戏剧文化大格局中的崇高历史地位和为人类的精神文明所作出的辉煌贡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四人帮”极“左”思潮的被彻底清算和思想解放运动的蓬勃展开,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成绩斐然,令人鼓舞。反映当代人民现实生活,把他们的荣辱、悲欢、理想和追求,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化在整个电影艺术形象体系的创造之中的积极性、自觉性日益提高,脍炙人口的优秀影片不断产生,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应该承认,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相比,电影艺术则显得步履迟缓,思想艺术较为贫弱单一。一些统计数字也令人忧虑。1984年7月号《大众电影》。登载了中影公司胡健答该刊记者问时说:“城市观众人数是不断下降的。从1980年至1983年,城市观众共下降了二十亿人次……城市放映收入共减少了一亿元。今年仅元月份又比去年同期少收入数百万元”!看来,从电影艺术自身去探寻人们对电影日益冷淡的原因,接受审美水平越来越高,趣味越来越丰富广泛的观众的挑剔、挑战,夺回失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以共产主义思想指导文艺,开创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工作的新局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西方现代派文艺思潮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将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仅就与“意识流” 有关的一些问题发表一点浅见,以期就正于专家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8.
当为中国戏曲史翻开了光辉首页的元杂剧逐渐盛极而衰的时候,高则诚(1305—1368以后)随即接过戏曲文学的大纛,继续把中国戏曲的发展推向前进。他的里程碑式的鸿篇巨制《琵琶记》,成了风靡当时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四大南戏”的卫冕之作,被尊为“南戏之祖”;而它在宋元南戏基础上提高创新并更加完备成熟的剧本创作体制,则一直被尔后明清传奇剧创作奉为绳尺,几百年间沿袭运用,基本上没有太大的突破。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