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数字通讯技术、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和人工(超)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影响日趋深入,我们已不可避免地处身于后人类时代/AI时代的境遇之中,自古以来以人为主体与主题的文学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尽管人的文学被机器人文学全面取代的"人的文学的终结"还远未到来,但潜在的文学终结的趋势在吁请着我们对于人的文学的坚守。虽然在后人类时代/AI时代,人文主义将不可逆转地走向后人文主义,但后人文主义既不是反人文主义,也不是人文主义的终结,它标示的是"人"的观念的重要转变,是对于人的价值和意义的重新定位和人类文化秩序的新的建构。在这样的新的"后学"语境中,文学研究仍将以开放、包容的理论姿态去观照与人的存在相关的文学艺术及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
姜文振 《学术交流》2004,(11):166-169
将哈尔滨话的儿化现象同北京话进行比较,可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着同中有异的关系。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儿化韵与基本韵的分合关系不尽相同。其次,儿化词的范围及意义也不尽相同。哈尔滨话儿化音变中还存在某些不合一般对应规律的现象,如"媳妇儿"一词即是。从中多少可看出北京话儿代音变对哈尔滨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感受动词通过与动作动词相同的形式表示感受义,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动作动词,也不同于表感受义的形容词.感受动词作为非自主动词的感受义,同动作动词作为自主动词的自主义,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准确地识别它们往往有赖于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4.
百年文论"功利与审美纠缠"的理论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文振 《南都学坛》2005,25(1):63-67
百年文论在文学价值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功利与审美纠缠".在这一理论表象背后,隐含着共同的"功利主义"文学价值取向.它实际表征着百年文论在文学价值观理论建设方面的某种残缺.面向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现实与未来的文论建构,应当在更为深刻的理论探索中实现文学价值观念的转变,建立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的多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姜文振 《河北学刊》2004,24(4):113-119
中国现代性是在对传统性社会和古典性文化的超越与对西方现代性的参照中逐渐展开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知识界对现代性的体认或中国现代性构想的形成经历了多个不同模式的转换游移,从而使得中国现代性具有了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的"历史具体性".这就说明,中国现代性构想在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始终不是"完成时"而是"现在进行时"的,体现了百余年来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发展的转型特色.  相似文献   
6.
轻声是汉语中的一种非常普遍和非常重要的音变现象。汉语中相当一部分轻声词就是通过轻声音节与相对应的非轻声词区别彼此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这就是轻声辨证作用的集中体现。充分认识轻声的这种辨义作用,对汉语的实际运用(如朗读和口语表达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文词典词类标注的一致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词典的词类标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这项系统工程的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贯彻一致性原则,其中包括词类标注与释义的一致性、词类标注与配例的一致性、词类标注与同类词的一致性等。几部影响较大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词类标注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难免存在一些失误,一致性原则贯彻不够彻底就是导致这些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黄、廖本《现代汉语》作为一部深受高校师生欢迎的教材,几经修订但尚有若干疏失。本文就该教材增订三版上册中表述尚欠严谨周密的问题,分别列举实例,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中国文论知识生产中"反本质主义"文论范式的兴起,与20世纪后期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出现的现代性知识学"合法性"危机直接相关,意味着现代性知识型与后现代知识型的理论分野由潜在状态走向了知识学前沿。作为一种体现着鲜明"反思"特质的文论范式,反本质主义通过标举反独断论和反实在论而揭示了文论知识效度的相对性,通过强化公共关怀的现实政治指向而体现了文论知识的公共性,通过对于历史化、地方化、语境化的辨析而凸显了文论知识的建构性——相对性、公共性、建构性据此可视为反本质主义文论范式的知识学特征。反本质主义凸显了与现代性文论具有知识型之根本差别的不同知识学立场,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文论知识生产与理论探索,并在实际的文学、文化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知识建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谈黑龙江方言中的合音现象姜文振黑龙江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北方方言)中的东北官话。它同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相比,既与其保持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同时也有自己的显著特色。这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本文拟就黑龙江方言语音中的一类特殊的音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