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一直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的代言人,结合爱德华·W·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从贝娄的小说《洪堡的礼物》中可以感受到贝娄的知识分子情怀以及贝娄对知识分子的期待:知识分子应超越民族界限,反对敷衍趋势,担负应有之使命。  相似文献   
2.
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女性主义译者利用翻译与译者本身之间固有的联系,凭借翻译宗教文本的时机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拓展文化领域而发展起来。这种变化推动了翻译研究文化方向的转变,并且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实现了女性主义译者的言论权。  相似文献   
3.
索尔·贝娄的《洪堡的礼物》自出版之日起便备受评论者的关注。通过对该小说的国内期刊评论进行收集和整理,发现学者们对该小说的评论可以分为文本研究和文论研究两大类。学者们对该小说多角度的持续关注反映了该作品内涵的丰富和作家思想的深邃。  相似文献   
4.
以新历史主义为理论导向,致力于全新解读贝娄的杰作——《洪堡的礼物》。贝娄对大众迷恋物质的描绘以及他对艺术和现代艺术家命运的关注使他与新历史主义的"文本的历史性"不谋而合。这表明贝娄的文本一方面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的产物,另一方面,作为历史话语的功能性组成部分,贝娄的文本还在建构现实,唤醒美国大众意识上起着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黑人文坛一颗璀璨的巨星,她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宠儿》是其代表作品。小说中的人物塞丝和宠儿是学术界评论的焦点,但塞丝的小女儿丹芙却很少有人进行剖析。在大量搜集资料以及认真研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系统地对丹芙进行了解析。丹芙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成熟,她从对家人的依赖到勇挑重任,从与黑人社区的隔绝到融合,从对奴隶制度以及非洲裔家族的无知到了解,作为未来一代的代表,丹芙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也非洲裔种族的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