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都是一种社会制度,并断定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是用生产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代替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主要表现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上,而有计划按比例正是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相对立的另一种经济形态。这种观念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间,延续了一百多年了。今天,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独有的现象,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现象。这就是说,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不能成立的。这是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论权利与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法和法律作为两个概念来使用。法是社会关系客观规则的政治观念化;法律是经过制定和认可的、外在于人们的具体行为规则。法权关系、权利关系都是由各个历史时代的生产方式决定的,每一种生产方式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法权关系和权利关系。法律不仅是对秩序的追求,法律更应当是社会启动器。法律应当通过对权利界限的明确划分和权利关系的有效调整,不断启动社会向前发展。这是法律的最高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是在四、五十年代,一至于六十年代的革命风潮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民族的危难,革命的事业,不准许我坐下来攻读学问,所以谈何功底?至于专业,好多年也是跟着形势跑.可是,就是在这个艰难曲折的治学生涯中,我觅出了一条路,获得了饱含悔恨的一点心得.古今的学问家,都有一个雄厚的功底,又有一个终生致志于一的专业.好比石油钻探,先有大面积的普查,然后选准井点,一钻几千米!文、理、工各有自己  相似文献   
4.
剥削阶级及其思想家们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都用一种“神秘的天意来代替现实的、尚未知道的联系。”孔丘在春秋末期为行将灭亡的奴隶主贵族阶级行“复礼”之道,把“天命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唯心论的“天才论”作为哲学理论基础。孔丘这种“寄托上天”的唯心主义哲学成为维护一切反动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法哲学要义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创立了法哲学学科体系.“理念”是通过人的思维对客观规律长期认识而积累起来的“精神实休”.现实的人对“理念”的认识决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围绕“自由意志”这个中心,探讨人的主观意志与客观“理念”的关系,认定法律就是“自由意志的定在”,法律就是特殊意志与普遍意志的统一.理念法是客观存在的法则.按逻辑顺序,理念法首先外化为“抽象”的形式的法律,当主观的特殊意志与客观的普遍意志实现统一时,法律就达到了伦理性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西汉封建王朝,从高祖、惠帝到文帝、景帝,特别是文帝时期,统治阶层大都尊崇“黄老之学”,实行“守道任法”,“无为而治”的政策。这个政策对封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有人考察我国的农业发展史,发现在西汉时期,每个农业劳动力年产粮食二千斤。这个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我国今天所达到的水平差不多)到文、景二帝时出现了“国富民安”的所谓“文景之治”。据载当时皇帝的库藏中,从农民手里搜刮的钱多得数不  相似文献   
7.
“义利之辨”新议孔庆明义利之辨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二千多年。“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程颢)义利之辨涵义深广.但从法的价值论上看就是公平与效率之辨。从这个意义上说,义利之辨是法的价值的永恒的课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的重大课题。儒家思想在义利之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