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从历史分析的角度看,工会和集体谈判对降低工资不平等有积极作用。美英两国的工会力量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呈现出先增后降的倒U形趋势,与此同时,工资差距和收入不平等程度则呈同步反向运动。工会出于组织考虑、客观标准和工人团结的原因,在集体谈判中采用标准化工资率策略,提高了低工资者收入,压缩了工资分布范围,从而缩小了不平等程度。而我国存在集体合同覆盖率低、协商不充分等问题,为了改善我国收入不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发挥工会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西方员工参与制度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战后恢复和新管理时期。从中可以看出每一次大的改进都是在劳资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发生,都是企业为了控制冲突范围、缓和矛盾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其结果是将外部冲突转化为内部调解机制。全面发挥员工参与制度的作用,对我国解决劳资冲突加剧的现状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雇佣关系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雇佣关系的形成是雇佣关系多方参与者之间协商、施压、冲突、妥协的过程,其本质是权力的平衡过程,其权力来源于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程度,是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表现。由于雇主控制了市场经济生产的核心,权力平衡更倾向于雇主。而面对雇主的强势权力,员工只有组织起来,发挥集体的作用,并通过谈判和协商,在双方权力趋于平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合作,从而达成一致意见。政府则应该通过法律和政策,制定和维护雇佣关系的基本原则,撤出对劳动关系的直接操纵和管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