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研究孙光礼梁任公曾经说过:上世史是中国的中国,中世史是亚洲的中国,近世史是世界的中国。他的所谓近世史,是指乾隆末年以后的历史。也就是说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发生关系的历史。平心而论,从一种特定的...  相似文献   
2.
浅析日本天皇制与中国皇帝制孙光礼日本天皇制和中国皇帝制是中日两国历史上表现出的两种君主制度形式,下面就其形成发展作一浅析。一、日本“天皇”称号由来及“天皇制”的形成与发展五世纪大和国基本完成统一,到六世纪末推古朝实行社会革新前,随着国家形态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3.
4.
孙子认为战争是事关国家全局性、宏观性的大事,必须慎重对待。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的经济活动也具有利害相参的两重性,经济上的宏观决策其成败也关系着国家民族的盛衰。孙子提出的战略决策所应考虑的基本要素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今天的宏观决策有巨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讲到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时曾指出:“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免遭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摆脱沦于半殖民地的危险,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将欧美各国的科学技术,政治军事制度视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资本主义化政治的蓝本,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化开明”三大口号,自上而下实行改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