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许筠诗论的价值,是由朝鲜诗学史的独特地位以及中朝诗论范畴的比较而确定的。其诗论体现在"性情论"、"载道论"、"天机论"、"尚唐论"等方面,这些诗论对后来朝鲜诗论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韩两国在诗话研究上已取得了可贵的学术成果。展望21世纪中韩诗论的发展,应着重以下研究工作:进一步研究诗话作品;加强诗论的比较研究;总体设计中韩诗论研究课题;用古代诗论指导当代诗论建设。  相似文献   
3.
朝鲜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研究朝鲜学的同时,兼与中国有关文化现象比较,不仅对理解、推动朝中两国的文化交流有益,而且可以发现其独特性。在世界许多民族相继消亡的过程中,朝鲜民族仍能以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方式、文化心理生活在世界的东方一这本身,就是对朝鲜族优秀文化的肯定。朝鲜古代文学是朝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朝鲜汉文诗发展到高丽时期具有相当规模,作家作品辈出,迫切要求诗评的出现,诗话形式便应运而生。此时的批评虽缺乏完整的系统,但主要是印象式的将理论批评与具体作品融合为一的典范。它避免了没有实践的理论的空洞,将理论融合在一系列作家作品中,诗话本身也因此获得了生命力。崔滋的《补闲集》就是高丽时期重要诗话之一。将高丽诗话与中国诗论比较的可能性在于:高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5.
6.
崔致远是朝鲜公认的汉文学鼻祖,也是朝鲜统一新罗和唐代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在唐期间,崔致远创作了不少赠酬诗、送别诗、纪德诗、述怀诗,记录他的生活和交游,并以此抒情写意。同时,他的汉诗还描绘了唐代社会的拜见礼仪、请托行卷、江南风俗、社会战乱以及名胜美景。崔致远用诗歌这种艺术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唐代社会画卷以及中朝文人交流的场景,也表达了其中国情结,至今仍有历史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高等教育市场的特殊规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和机制决定了高等教育具有市场性质,高等教育市场在内容和功能上具有特殊性:其生产过程体现为人的教育即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学校是市场运行的主体,但消费者学生也具有主体性,它是一种双向市场,即卖-卖市场;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追求原则,等等,高等教育市场由教育资源,教育产品,教育消费,教育生产构成。培育高等教育市场要采取刺激需求,加大投入,增加消费等措施,使高等教育市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很早便敏锐地意识到朝鲜对于中国的重要性,虽并未去过朝鲜,但一直密切关注着朝鲜内部发展动态及其与中国乃至日本的关系演变,并写下诸多关于近代朝鲜历史发展的文章与诗作,分析朝鲜灭亡的原因,惋惜其历史文化的湮灭,以提醒中国须警惕亡国灭种的危险。同时梁启超“朝鲜亡国历史”系列作品纷纷被介绍到朝鲜,影响和鼓舞了近代朝鲜更多有识之士投入到拯救民族危机的战斗之中。  相似文献   
9.
诗话是东方文学批评一种独有的方式,对于同处于东方文化圈中的中日韩三国来说,三国诗学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中日韩首家“诗话”——《六一诗话》(中)、《济北诗话》(日)及《东人诗话》(朝)入手,遵循诗学批评原则,秉承着研究相近、相承的思想脉络,尊重三个民族间的诗学发展,可以发现《六一诗话》的开创性、《济北诗话》的继承性与《东人诗话》的本土化等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10.
艺术丑是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学术界对艺术丑的长期争论,根源于各自所站的角度,层次不同。其共同的弊端是缺乏系统整体观。罗丹的“化丑为美”说,站在艺术的外部层次上过多强调了艺术家的“魔杖”、“点金术”,忽视了审美主体对艺术丑的作用;施昌东的“丑不可化为美”,是只就艺术系统内艺术丑做为独立要素的独立效果而言的,忽视了艺术有机整体结构中作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它要素联系产生的功能。总趴在一处放枪不是个好兵。笔者试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不同角度、层次对艺术丑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