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1.
2.
孙旋 《南方论刊》2013,(6):52-54
近来,中日"钓鱼岛事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笔者也从此事件中思考当代大学生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因为大学生的爱国行为直接关系到中国青年的形象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如何以理性的方式引导当代大学生合理表达爱国热情,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不得回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当梁晓声用悲壮的笔调去写《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用充满激情的笔歌颂草原母亲,史铁生深情呼唤《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时,另一位知青作家阿城却以平静如水的态度向我们讲述他和他同时代人的故事。1984年阿城《棋王》以其老辣清逸的笔调给知青文学带来了全新的意境,与此同时的知青作家朱晓平则以他相继发表的《桑树坪纪事》、《私刑》为知青文学展示了独特的视角,小说的悲剧意蕴无疑拓展知青文学原有的题材范围。创作上已有较大影响的梁晓声、史铁生也有了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多属性决策问题的TOPSIS方法进行扩展,使之应用于多属性群决策模型中,并引入灰度数据及聚合分离度概念,解决对不确定信息问题处理.  相似文献   
5.
某电视台对在校大学生口语情况进行过一次抽样调查,得出一组数据是,45%的被调查者,一天24小时中谈话(指有一定话题、有交流的谈话)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一天谈话少于10分钟的“闷葫芦”式大学生的比例竟达10%,而其中78.9%的语言交流实际上是饭后睡前的聊天……。其实,这种状况何止某一地区的大学  相似文献   
6.
孙旋 《江汉论坛》2006,(8):129-131
方方、池莉20世纪80年代均以“新写实”作品轰动文坛,并逐渐成为当代特色各具的优秀作家。她们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艺术个性一直为评论界关注。本文从两人以描写知识女性为主题的作品入手,着重分析两位作家在展示女性生存境遇与女性情爱尴尬困惑的不谋而合及由此体现出的鲜明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创业环境下,该文对地方院校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把创新创业的理念与思维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思维;建设机械工程"双一流"特色培育学科,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孙旋 《江汉论坛》2005,(6):134-135
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创作异常繁荣,曾以"知青文学"在新时期文学中留下耀眼刻痕的知青作家们,在这样一个价值观念驳杂的特定时代,用如椽之笔抒写对社会现实和民族未来的深沉思考、执著探问与艰难寻觅.本文试就这一时期的知青作家的代表性创作进行研究分析,探究作品的独特内涵与精神指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收入多了,消费水平提高了。利用2002~2012年年度数据建立了影响因素指标与农民消费水平的主成分回归分析模型,比较分析各变量对四川农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引导和促进四川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家梁晓声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一代。身为知青文学典型代表之一的梁晓声自上世纪80年代步入文坛,用小说、随笔、杂文等多体裁、多手法的文学作品,创作了一系列张扬理想主义、抗拒世俗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为新时期文学的辉煌乃至新世纪文学的发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并做出了独有的贡献。作者对近10年来关于梁晓声的评论进行粗线条的梳理,从中看出其鲜明特色及由此带来的局限与不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