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结合互文性理论,对《喜福会》的三个中译本的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进行比较,论证了互文性对翻译文化专有项的借鉴意义。作者认为:翻译本身就是一项互文活动,要使译文表达原文的深刻内涵同时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译者应该有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在平时应尽可能积累有关本国和国外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2.
翻译批评应该客观、公正和全面.并且应让批评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以使批评理性化.张谷若先生翻译的<德伯家的苔丝>在译界影响颇大.许多学者对该译作贬褒不一.本文拟结合功能主义目的论,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探讨一下该译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3.
从语篇分析的观点出发,分析了语篇分析对小说翻译的影响,结合The Indiscretion of Elsbeth的中译本,阐述了语篇分析在小说翻译中的作用,提出语篇分析与小说翻译密切相关,译者必须具备明确的语篇意识,熟悉语篇知识,掌握语篇分析方法,才能做出正确的传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