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 “九·一八”事变前,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26年至1931年间,东北的贸易总额(包括对内商业往来和对外贸易)约相当于中国本部贸易总额的30%。同时,东北是中国对外贸易中一个大量出超的地区。从1926年至1931年,出超额累计达12702.8万元。这样大的出超额,对于减少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是起了相当的作用。由此可见东北的出口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所居于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东北的出口贸易中,农产品即大豆三品(大豆、豆油、豆饼)及粮谷居重要地位。大豆三品不仅能够源源供给国内市场之需,而且很大一部分远销于国际市场,其中包括日本与欧洲市场。出口物资除农产品外,煤、铁出口量也很大,主要运往日本。从1926~1931年,东北煤的生产量为5667万吨,出口2700多万吨,约占48%左右。鞍山和本溪的生铁产量为175万吨,出口为148万吨,占85%。 在进口贸易中,表现出半殖民地的经济特色,工业产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由外国进口,其中多从日本进口。日本在东北进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从1925年至1929年都在40%以上,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实际上,在“九·一八”前夕,东北的对外贸易是以日本为主要对象国的。1927-1931年,日本对东北的贸易额约占东北总贸易额的40%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存在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农村人口空心化、"大城市病"以及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难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就近就地城镇化以人文本,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有效就业为基础,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达到人、产、城三者的融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的劳工政策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沦陷时期对东北的劳力资源所实行的野蛮掠夺政策是伴随日本侵华战争的战略部署和殖民统治的进展而变化的。在东北沦陷的初期、中期、后期 ,分别实行了限制华北劳工入境、积极诱骗华北劳工入境、“劳务新体制”即“国民皆劳”的劳工政策。劳工掠夺政策的实施给东北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4.
试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战后日本历史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在战争的废墟上,经过十多年的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革,从五十年代中期起就进入高速发展中时期,尔后又出现了所谓“超热化”的高速增长,使日本很快地成为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个“经济大国”。日本由一个后进的工业国发展成为同欧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的经济大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1935年日本宣布在伪满撤销“治外法权’,并与伪满洲国两次签订了有关“条约”和“协定”。日本这一“举动”,欺骗了当时的世界舆论,至今仍有其蒙蔽性。本文以史实为依据,剖析了日本撤销“治外法权”的目的、内容与实质,指出其名为撤销,实为变相保留甚至扩大的一场骗局。  相似文献   
6.
信息经济学与政府间财政分权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分权理论是财政理论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 ,指出了财政分权理论的最新研究趋势 :将信息经济学引入财政分权理论。政府官员作为一个经济人 ,具有个人理性 ,因此 ,政府官员本身存在激励行为 ,而且 ,政府是代表民众行使各项权力和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关系类似委托 代理关系。这都可以用信息经济学来分析。文中还简述了国内在财政分权理论方面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7.
在对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种互动、创新的ERP教学框架。这种教学框架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对ERP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进而阐述了框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初期的伪满经济,可以说是特殊会社型的统制经济,要深刻地了解伪满的统制经济,必须对特殊会社的垄断活动及特殊会社的作用进行剖析.(一)为了对伪满经济实行殖民统治,关东军特务部和满铁经济调查委员会紧密合作,用一年多的时间炮制出一个统制伪满经济的所谓《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于1933年3月1日,由伪满以《政府公报》号外公布.这个“纲要”是当时日伪统制东北经济的总“纲领”.在“纲要”第三项“经济统制之方策”中规定:“带有国防的或公共公益的性质之重要事业,以公营或令特殊会社经营为原则.”这是伪满第一次正式公布特殊会社制度.1934年6月发表的《对一般企业的声明》与1937年5月公布的《重要产业统制法》、《关于重要产业统制法施行文件》,都明确规定伪满要实施特殊会社制度,以统制伪满经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