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其实不想走     
手机和电话是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交流的主要工具,但对儿童来说,书信却更能充分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在分析留守儿童给外出父母书信①的过程中,我更多地理解了他们的处境、心理状态以及他们的父母。在信中,留守儿童或是追忆往昔,或是深情呼唤,或是轻言埋怨,或是体谅理解,但他们都表达了对父母无限的思念,深切期盼父母早日回来。团聚成为他们心中最明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恐怕没有哪一个词会比"发展"更加令人津津乐道、百谈不厌。从其使用范围、被引频率及修辞作用上,我们足以发现,"发展"的受捧程度绝对称得上是独领风骚。然而,也从来没有一个词会如"发展"一样蹊跷独特:一方面,它具有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超然地位,所有意识形态、政策体系和社会行动几乎都  相似文献   
3.
国内学者一般将发展主义划为三类:拉美型发展主义,东亚型发展主义和西方型发展主义。发展主义自身固有的生成背景和否定意涵使学界普遍持一种反思的态度,目前对发展主义的批判包括哲学反思、生态反思和新发展主义三个层面。摆脱"就事论事式"和"全盘西化式"的研究态度和水准,进而转入"形而上学式"和"自主创新式"的理论探索,这是国内的发展研究需要进一步着力的方向,包括三个方面:将发展主义历史化,积极寻求另类的发展和构建新的发展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