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军一词在北周、隋、唐有特殊的含义,指出征的军队,即所谓"行军之号,本系出师".在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行军问题,今就其中有关三次行军的情况分别考释如下.一、?海道行军1965年阿斯塔那第346号墓出有《唐乾封二年(667年)郭?丑勋告》(以下简称《勋告》),移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个体的情绪状态对词汇加工的影响已受到研究者广泛重视。本文通过现有行为及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总结了情绪状态对词汇加工的影响,并提出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外在刺激诱发情绪状态时应控制的因素及个体情绪状态对加工不同语种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要讨论的是六朝时期两湖地区即今湖北省、湖南省出现的地方志.在转入正题之前,有几个问题需要交待清楚.第一,两湖方志主要集中出现在南朝梁以前,南朝陈并未产生方志著作,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才冠以六朝称谓;第二,两湖地区在六朝行政区划变动频以,地方行政机构所辖范围往往包括了邻近地区,因此探讨两湖方志有时也涉及到两湖地区繁外;第三,历来学者对方志的分类基本上可归纳为二种:一种是广义上的分类,即方志不  相似文献   
4.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第300页收录有一件编号为иHB.N0.2208的西夏时期汉文文书图版,该书后附的<附录·叙录>有此件文书的介绍,并拟题为<乾祜十四年(1183)安推官文书>,称: 西夏写本.西夏文刻本经摺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封套裱纸.未染麻纸.高24,宽29-3.多层纸粘叠.共6行.行楷,墨色浓匀.前3行小字,第1行被裁去一半.  相似文献   
5.
行军一词在北周、隋、唐有特殊的含义,指出征的军队,即所谓“行军之号,本系出师”。在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行军问题,今就其中有关三次行军的情况分别考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文书入藏邯郸学院以后,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整理、宣传、研究以及一系列学术活动,已经揭开神秘面纱走入学术殿堂和公众视野。它是四大考古新材料之后、内阁大库档案之外,中国地方档案和民间文献又一大宗新文献材料,是近代以来中国新文献领域中明清民国时期地方档案和民间文献文书群的家族新丁。太行山文书的时代特点是跨越古代、近代与现当代三大历史时期;地域特点是来源横兼晋冀鲁豫多省,并有少量非太行山地区的文献;文体特点是古代部分与其他大宗档案文献大体类同,近现代部分基本涵盖了白话文时代的各种形式;内容特点主要表现在个体文献、教育文献、村落文献、社队文献和机关文献多个方面。太行山文书的价值,一是提供了一些其他档案文献所不见或少见的珍稀文书种类;二是提供了大批反映基层社会历史面貌和社会变迁生动具体的第一手资料;三是提供了地方学院开展跨区收藏、整理、研究地方文献,建设地方学术中心的物质基础和难得机缘。  相似文献   
7.
8.
1 战国时期赵国迁都邯郸的时间,《史记·赵世家》作赵敬侯元年(前386),称:“赵始都邯郸.”对于这个记载,历代学者并未提了异议,至明代董说撰《七国考》却产生了疑问,他在卷三《赵都邑》邯郸条说:“赵敬侯元年,始都邯郸.……按《史记·六国年表》:周安王之十六年,赵敬侯之元年.烈王之二年,赵成侯之元年.成侯二十二年,魏克邯郸,是年显王之十六年.二十四年,魏归邯郸.若敬侯已都邯郸,魏克其国都而赵不亡,何也?至显王二十二年,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是年肃侯之三年也.意此时赵方都邯郸,盖肃侯徙都,非敬侯也.”  相似文献   
9.
首先说明一下:僚佐、僚属本是语义相通的两个词汇,均指长官隶属下的官吏,但本文第一部分指称的“僚佐”与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指称的“僚属”在语义上稍微有别;僚佐特指行军统帅府及下辖各级军将统领机构中的佐职人员,即直接辅佐统帅及各级军将处理军务的官员,亦即习称的幕僚;僚属则指行军统帅所有的下属官员,既包括行军统帅府的幕僚,又包括统帅下辖的各级军将。第一部分之所以只谈幕僚不及军将,是因为笔者在《唐代的行军统帅》和《关于唐代前期行军中的押官一职的探时》等文中对部分军将职务已有涉及,另外并拟专文探讨,故而略去不表。这一点希望引起读者们注意。  相似文献   
10.
孙继民 《河北学刊》2007,27(4):91-95
黑水城文书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以后的又一次重大出土文献发现。对于这批珍贵文献,史金波从文物、文献和史料以及学术等三个方面对其价值进行探讨的同时,指出了在录文、定名和断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黑水城出土汉文文献的研究情况作了探讨。白滨从文献出土地辨析与文献甄别、文献缀合以及文献残卷的拟题与断代等三个问题入手,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个例对黑水城文献整理与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解析。孙继民对文献的朝代构成和学科定名问题进行探讨后认为,黑水城文献的朝代构成中可确定的是唐、五代、辽、宋、西夏、金、伪齐、元(包括北元)诸朝;目前流行的"西夏学"一语不足以涵盖黑水城文献的性质,围绕黑水城文献而兴起的专门学问用"黑城学"或"黑水城文献学"定名更为恰当;此外,他还对"黑城学"与"西夏学"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杨倩描认为,俄藏黑水城宋代军政文书不仅可以对两宋之际以鄜延路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史料作一定的补充,而且对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宋代制度、事件、人物的研究也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