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江流儿"源于古老神话,世代流传。孩子出生后,因为种种不得已的理由被抛弃于河流,最后被人捡拾,长大成人后往往成就一番事业。"江流儿"原型带给我们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这种已经植根于民族精神血脉中的集体无意识,在历代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通过对"江流儿"原型的阐释,打通神话和现代的界线,并且探究"江流儿"原型的当代状态,通过两者的契合点和象征性的置换变形,可以揭示出"江流儿"原型在当代文学中的深层含蕴、更具概括性的典型意义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企业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中国企业不可逆转地迎来了内控时代。本文从企业在内控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入手,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4.
妓女作为一个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的产物,其存在历史几乎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社会对之表现出的态度,从一个侧面也体现着时代的道德文明水准。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中,这一群体的存在,已经不单纯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而更多的是承载着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复杂想象与寄寓。本论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国现代文学中妓女形象的分析,集中展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围绕这一现象,在社会解放、个性解放、人性解放及妇女解放等问题上的一系列思考,指出由于作家社会身份、性别角色及理想追求的不同,在妓女形象描写上所表现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6.
鲧禹神话作为原型在文学中被塑造成英雄神话,它凝结了人类对英雄的崇拜,积淀在原始先民的意识底层。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鲧禹原型并不是对鲧禹神话的简单重复,也不仅局限在单一的、永远不变的英雄模式,而是随着历史发展和不同时代文化背景被不断丰富、变化,不断置换变形,从英雄走向普通凡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鲧禹原型成为各种力量借以表达自身的文化符码,既体现出了作品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又能让我们在相同的原始思维的模式下体验不同的文化,也能更直接、更深刻地认识原型这一既抽象又具体,既多变又稳定的人类文化与文学基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