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现代视野下的主体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发展人,而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培养人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培育和发展人的道德主体性,即以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人的道德人格完善、思想境界提升、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主体性德育正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逐步确立和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唤中成为当代德育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倡导并实践主体性德育就是要澄清并还原德育的主体地位,把德育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德育的实施逻辑向学生倾斜,把德育的内容向学生移近。让德育从天理回到人心,让德育从天上回到人间。  相似文献   
2.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地进行教育惩罚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否则,教育惩罚不当,就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笔者基于实践的视角,指出目前中小学教育惩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进行有效教育惩罚的实践追求:坚持教育惩罚的原则;回归教育惩罚的教育性;追求教育惩罚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刚刚跨入新世纪之际 ,东北师范大学根据学校的性质和多年办学的实践经验 ,提出以“尊重的教育”作为东北师范大学新世纪的教育理念。它的提出既有来自对教育现实的反思 ,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尊重的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教师教育的导向思想和教育精神 ,即主导、倡导、引导、指导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合规律、合价值、合人性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思想与精神 ;它的核心是在这种新的理念的指导下 ,重建师生关系 ,重建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重建教育教学环境 ,为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和创造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实现。值此本刊创刊 5 0周年之际 ,我们组发了“尊重的教育”笔谈 ,期望广大师生积极关注和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4.
教育国际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同步出现的一种不可回避的客观趋势,当前的中国基础教育要积极应对。具体地说,即要实施“类本位”价值观教育,实施正确的“民族复兴观”教育,树立积极的民族发展情感,突破狭隘的民族本位立场,确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通道,同时,要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下坚守教育的民族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家长参与教学已成为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因而参与范式也就成为深度考察家长参与教学的核心问题。从学理上讲,家长需要在教学中发挥的功能应成为分析家长参与教学范式的逻辑起点。然而,当前家长参与教学的"监管范式"呈现出的经验型参与目标、线性化参与情境、紧密型参与结构、受动型实践方式、粗浅型参与范畴和片面性效果评价,其并不能促进家长在教学中发挥有效功能。因此,教育就有必要推动家长参与教学从"监管范式"走向"协同范式"。  相似文献   
6.
优质学校教师管理的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学校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师管理的基本理念在于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性是学校教师管理的实践要义.在实践层面上,要关注教师职业、劳动、心理和需求的特殊性.因此,学校领导者要以此为根本出发点,实施人性化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论文化管理中人的主体性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管理是当代企业管理中最为基础的实践活动, 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通过对管理理念的人性假设进行哲学反思, 使人走出传统管理中的“悖论性存在”状态, 对人的历史性、丰富性、发展性作现代诠释, 以凸现文化管理中的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