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我国自然资源法制及其立法完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立足于自然资源关系的法律调整,全方位多层次分析了我国的自然资源法制现状,认为加强立法是我国自然资源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特别是进行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因其具有协调、促进、指导等多方面的功能而更具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慈善捐赠中的税收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于社会公平目标,立基于中国国情,完善税收相关立法,给予捐赠群体、中介组织、受赠群体等以税收优惠,对于促进慈善捐赠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税收立法,应在合理限定其组织规模和商业活动范围的基础上,制定全国统一的票证和专用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以规范税务管理;而捐赠群体的税收立法,应在尊重基本国情的前提下,通过对所得税优惠尺度影响因素的科学考量和流转税减免的特别关注,给予该群体以充分立法保障.同时,捐赠企业的员工、中小股东的财产权利保护等亦应在相关税收立法中予以兼顾.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兼并的立法与完善孟庆瑜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企业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兼并作为实现资源在市场竞争中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市场经济中企业...  相似文献   
4.
预算法律制度是国家在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则体系。预算分配权在不同国家机关或机构之间的法律配置构成法律调整预算关系的作用机制。我国应当围绕预算平衡理念的法律维护、预算方式的制度选择和预算活动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保障等主要方面进行预算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但我们应当更加关注相对国家和企业而言处于劣势地位的个人的分享主体资格,尤其是农村居民、城镇失业居民、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分享客体包括制度性改革发展成果和经济性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引起注意的是经济总量增长下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等一系列社会分配不公平问题;分享理念上应优先建立社会最低限度,使每个人都能过上自尊的生活;分享机制一是市场分配法律机制,二是政府分配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原则在法的结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最根本的指导和统帅作用。本文立足于我国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法制现状,分析了确立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的紧迫性、现实性,全新提出了以正确处理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节约之间关系为基本内容,以实现自然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7.
住房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国家以立法方式确立和保障公民的住房权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途径。鉴于我国现行住房法律制度存在效力层级不合理、基本性法律缺失等问题,使得制定一部专门性综合性法律——《住房法》成为必需。在这一立法进程中,应坚持保障人权、权利义务配置均衡、系统性解决住房问题等原则,就与住房权有关的法律制度作出设计与安排,为根本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和保障公民的住房权提供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8.
国家分配权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分配权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实现途径。探寻国家分配权的运行与发展规律,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阶段法学包括环境法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模式单一,特色不突出;性质定位不明,发展趋向模糊等。规范、科学、系统化的美国法学教育模式和以香港、英国为代表的法律深造文凭模式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在中国环境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中,要实现环境法学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找准环境法学教育模式的性质定位、重视环境法学教育的实践环节等。  相似文献   
10.
老年弱势化问题凸现是产业革命后,工业化、城市化对于传统保障的破坏和法律自身缺陷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探求老年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老年弱势群体的法律救济应该走一条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各国法律成果,力除法律障碍性因素的统一法制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