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开今天的北京市地图,从天安门前往西统称为西长安街。然而,在1950年出版的北京市地图中,西长安街仅仅指的是府右街南口至西单十字路口。现在,东  相似文献   
2.
孟庆达 《北京纪事》2013,(10):96-98
京味小吃品种繁多,而且各具特色,传统小吃之所以流传多年,就是因为它色味香俱佳,所以多年来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近些年,许多京味小吃在变,当然有往好里变的,也有往坏里变的。现在有些经营者根本没有学徒经历,大胆的从业人员看两眼就敢干,殊不知要想经营好一个行业,绝不是看两眼就会的。  相似文献   
3.
京城之最     
孟庆达 《北京纪事》2010,(6):108-109
北京这座古老的大都市有着许许多多的"最",既有北京之最,也有全国之最,更有世界之最。前门火车站是当年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站,如此大规模的火车站竟然没有一座天桥。它是一个起终点站,而不是中途站。因此,它是全国最大、最平坦的火车站。北京的西直门火车站和丰台火车站都没有前门火车站大,但是这两个车站都设有天桥。大型火车站不设天桥,  相似文献   
4.
北京话中有许多儿化音,而且有些儿化音是必须带的,不带儿化音就容易产生误会,比如说:"这小孩儿长得真漂亮."带着儿化音的"小孩"听起来透着那么亲切、可爱.  相似文献   
5.
奇怪的价格     
孟庆达 《北京纪事》2011,(11):96-96
商品价格应该是该商品价值的正常反映,但是现在则不然。顺着涨钱的这股风儿,该涨的涨,不该涨的也涨,总之什么都涨,而且有的商品是疯涨,简直违反了规律。谁都知道白面是用小麦加工出来的商品,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占用土地长达9个月之多,算是两年生植物,而老玉米的生长期只有四五个月。可是现在市场上,棒子面却比白面贵很多。  相似文献   
6.
孟庆达 《北京纪事》2009,(12):78-79
洋车起源于东洋——日本,清朝末年传入我国。据说,当年慈禧曾经试坐过洋车,只不过那时的洋车是死胶皮的,没有轮胎,不能充气,因此有的城市管洋车叫胶皮。洋车落户北京后,直至消失也没有更名改姓。荧屏上的京味电视剧里居然有人管洋车叫黄包车,这说明编导演三个职位的人都不了解老北京的洋车。  相似文献   
7.
北京的有轨电车满打满算也就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它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老人们说起电车来仍津津有味。当年北京人管有轨电车叫diangdiang车,这个叫法是北京人的专利,民国的期许多大城市都有有轨电车,唯独北京人给他取了一个这么形象的名字,而且一叫就是几十年,至今老人们说起来仍然这么称呼它。这种有轨电车行进中没有喇叭,没有汽笛,司机不停地踩踏脚铃,以警示行人和其他车辆。脚铃是铜质材料制作的,外形好像两个大饭碗扣在一起,声音清脆洪亮。尤其是老司机,他们能踩踏出有节奏的diangdiang声,所以说老北京的diangdiang车是因其声响而得名的。  相似文献   
8.
北京这座文化古都轶闻趣事实在太多了,每天在报纸、杂志、网络上都能看到许许多多这类文章。当然文章一多就难免出现一些错误,错误一经出现就必然会误导一些人。  相似文献   
9.
孟庆达 《北京纪事》2010,(7):111-112
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有着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几十年前回响在大街小巷的叫卖声,尤其令人难以忘怀。在许多综艺晚会上,模仿过去的叫卖声的表演往往深受欢迎,有些已经上升为一种艺术。我的祖上就是北京人,我本人出生于四合院,童年是在胡同中玩耍和成长的。我对于北京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对于行走在胡同里的小商小贩记忆犹新。当然,不仅仅是小商小贩,还有许多其他行业的服务人员也行走在胡同里,诸如送报的、挑水的、倒马子的。  相似文献   
10.
话说菜市口     
孟庆达 《北京纪事》2010,(2):106-107
北京城里以口字命名的地名可不少,诸如菜市口、新街口、交道口、珠市口等。借着这个口字命名的街巷也比比皆是,一般有口就有相应的街巷名,例如珠市口西大街、珠市口东大街,新街口南大街等。在这么多以口字命名的大街中唯独没有菜市口大街,那么菜市口是不是仅仅指宣武门外大街南口的丁字路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