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一门课程,阅读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课程化的时间落后于西方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几十年,目前的状况亦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国的阅读学研究起步晚,影响小,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学界同仁比较认可的理论体系,无法为高校阅读学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二是高校阅读学教育工作者对阅读教学缺少研究,彼此之间也缺乏交流,制约了阅读学课程的发展;三是高校阅读学课的开设,一直没有得到有关权力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开始之后,在整个中国社会,阶级性替代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文革"结束之后的几年间,一大批作家通过作品揭示了国人尤其是少年儿童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人性的异化与扭曲,演绎了被阶级浸染后的血缘亲情.尤其是"知青作家"在其创作中所抹不去的"文革"记忆和精神创伤,更是深深印着那个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3.
"寡母抚孤"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文学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即许许多多的作家都涉及到"寡母抚孤"这样一个文学主题,这一文学现象背后其实蕴藏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包含着作家强烈的现代女性解放意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