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的不断加剧,世界经济趋向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先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利有弊,为趋利避害应认真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正确认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内部控制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内部控制的适应性、内部控制各要素关系及责任、内部控制的目标与目的、内部控制体系发展等4个方面拟订了内部控制特征评价的相关问题,选择商业、银行、工业、农业四大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从总体上了解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目前在四大行业的认知及发展情况,分析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后疫情时代应急财政支出法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应急事件背景下,财政是一切政府行为的最终保障,应急财政支出法治化则是界分主体责任、疏解社会风险的制度基础。着眼于现有的应急财政规范体系,后疫情时期应急财政支出法治化面临四大阻碍:规范体系双向错位、支出责任过度下沉、应急财权与事权详略失衡、预算形式法定下的支出僵化。理顺“规则—资金—理论”彼此间的支撑关系,三者环环相扣引导着应急财政支出法治化之证成。为进一步破解上述难题,需立足于法际整合视角下,结合应急财政支出法治化的理论基础,基于制度分配原理,综合行政级别与事件危害级别共同划分央地应急财政支出责任;沿“预防—减缓—救援—善后—评估”五个阶段整合并协调应急管理规范与财政支出体系;从公共性原则出发实现事权财权的形式与实质设置;用反知性思维指导预算弹性空间的预留。以期实现对于四则难题的逐一突破,充裕应对社会风险的预备法制储备。  相似文献   
4.
“事实习惯不等同于习惯法”是引发本文问题之嚆矢,从事实(商事)习惯与(商事)习惯法二元界分视角进行解读,将得出两种对于“商事习惯”的意解,继而导致商事习惯在司法适用中的定位分歧,即该多元义理触发了商事习惯的法律适用问题。《民法典》第10条作为我国的法源条款,是习惯参与法律适用的初始条款,其义理解读对于商事习惯的法律适用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法源属性、比较视角、条款规则分析、作用对象确认,此处习惯具有法之确信,故应取“习惯法”之义。在我国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下,第10条中习惯范畴应包含民事习惯与商事习惯双重内涵,法源条款中商事习惯义理应为在适用主体、主观目的、客观行为、适用领域方面与民事习惯形成差异的商事习惯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