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1篇
综合类   17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朝鲜语是一种跨境语言。对于跨境语言来说,语言接触是语言变异产生的重要外部因素。语言接触环境下的中国朝鲜语词汇变化主要有两个外部来源,汉语和境外朝鲜语的影响。由于中国的朝鲜族与汉族长期共同生活,汉语对中国朝鲜语词汇变化的影响很大。境外朝鲜语与中国朝鲜语虽然从广义来说是同一种语言,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下,中国朝鲜语变体和境外两个朝鲜语变体之间存在差异。改革开放和中韩建交后,中国的朝鲜语受到朝鲜和韩国语言的影响,从而词汇变化的轨迹趋于多元化。本文通过汉语和境外朝鲜语对中国朝鲜语词汇变化的影响,探讨了中国朝鲜语词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一些被称为美女作家的,其创作思想和作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她们进行批评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十美女作家批判书》的作者对这些所谓美女作家和她们的作品的批判少有对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大都是翻来覆去、不厌其烦的讽刺、谩骂、侮辱甚至人身攻击,以及颠来倒去的武断的断语,完全背离了文学批评的真谛。文学批评应该回到文学批评的本原上来,真正正常而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勰创作目的,首先在于通过"言为文之用心",实现儒家人生三不朽价值;其次,通过《文心雕龙》的著述,纠正齐梁文章创作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再次,在于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正"本"清"源"。因此,《原道》乃为作家进行正确地创作立一大本源,亦即为文章创作寻找哲学上的理据。《征圣》是为了"师乎圣"的,也就是要求从创作主体上学习圣人为文之精神与为文之法的;而《宗经》是就创作实践立意的,确立了文章的风格特色与论文的最高准则;《正纬》提出"芟夷谲诡,采其雕蔚"的文章流变思想;《变骚》从文章流变的角度,提出要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坠其实",才能防止文章发展流变中的"浮诡"、"讹滥"文弊发生,使得此后的创作步入正确之路。  相似文献   
4.
作为道家经典的《老子》,词义高远,内容深邃,影响深远。在老子看来,与物欲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有所不同的是,处在精神境界的人,贵在能"自知"、"自胜""、自足""、强行""、不失其所""、死而不亡",这里有一独立自主的文化精神蕴乎其中。正是这种主体性,拓展、丰富、提升了人的精神生命和思想生命,使得"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本文运用文化学、阐释学、训诂学的方法对《老子》所蕴涵的独立自主精神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三江源民间传说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有史实传说、人物传说、风物传说、习俗传说等,由此而决定了其具有自为性为主开放性为辅、民族性为主互融性为辅、通俗性为主神秘性为辅的特点;它同时还具有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文化功能以及传承文明的文化功能和自娱自乐、实施教化的文化功能.其崇尚壮美、以悲为美的审美观,表达了三江源各民族的民族心理意识及其精神自慰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6.
二元对立在批评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对立原理又叫二项对立原理,它既是结构主义文论的重要思想,又是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中重要的具体批评手段。所谓二元对立原理,美国学者C·恩伯、M·恩伯夫妇在《文化的变异》中特地加了一个括号作了解释,说“二元对立就是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的对立。”①国内有的研究者通俗地指出,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类似于我们所讲的一分为二,即把研究对象分为一些结构的成分,并从这些成分中找出对立的、有联系的、排列的、转换的关系,从而认识到对象的结构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复合的结构。这种研究方法从索绪尔提出至今,为大多数结构主…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学批评意识的日渐自觉,在文学批评实践和文学批评理论建设中,众多批评家都表现出了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努力寻找进行批评的属于自己的理论支点,一些卓有成就的批评家都各自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以及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有关理论或相关命题,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批评疆域,在经年累月的批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批评特色,建构了自己的批评框架,并结成一股合力,共同支撑这些年来文学批评逐步走向发展繁荣的一片绿荫。青年批评家樊星多年来专心和致力于从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8.
作家对生活的观察是多方面的,对“自我”的观察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观察“自我”的情感。纵观中外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家,他们通过对“自我”情感的观察,都深刻地认识了情感的特征,充分明了了情感对于文学创作的意义,在  相似文献   
9.
对文学批评的功能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在中国古代,从总体上说没有专门深入探讨文学批评的功能问题。西方对文学批评的功能的探讨较之中国要早、要清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未来得及对文学批评的功能作天才的阐释。大约两百年后,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诗艺》中论及文艺批评时说:“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么。我自己不写什么东西,但是我愿意指示(别人):诗人的职责和功能何在,从何处可以吸取丰富的材料,从何处吸收养料,诗人是怎样形成的,什么适合于他,什么不适合于他,正…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的信息表明,历史小说的兴盛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无论中国和外国,都出现了一股势头不小的历史小说热。我国在近十年里,历史小说的创作出现了一派勃勃生机。新老作家,同时耕耘,名篇佳作,联袂而至,大小刊物,竟相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六十多部,中篇历史小说七十多部,短篇历史小说达三百多篇。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无论是题材的开拓、主题的深化,还是手法的更新、风格的多样,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外国,历史小说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法国文坛上爱写历史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