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1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每逢元宵节,徐闻名地都要举行游神盛典。时至今日,这个古老的传统仍被前山镇完整地保留着。前山镇游神活动包括筹备、游神和结束三个阶段,游神阶段又具体包括请神、会神、游神、饮茶、念谟和送神等6个仪式环节,过程完整,仪式庄重、古朴,具有深厚的化蕴含。  相似文献   
2.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穿关"是明代北杂剧服饰的集中反映,它表明明代北杂剧服饰已趋于成熟,并形成了融程式性、符号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石湾陶艺是指流传于佛山市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制陶技艺。它以陶泥、岗沙和釉药为原料,在南方龙窑煅烧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我国其它名窑的工艺精华,兼顾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和丰富的遗产价值.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考古发现,石湾陶艺肇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已出现了专门制造艺术陶器的手工业,较大规模的陶艺手工业则始于唐代。此后,石湾陶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一、明以前为发展期,陶艺成品以“石湾缸瓦”——日用陶器为主,因其贱价耐用而著名,行销南中国;二、明清两代为鼎盛期,自北宋开始的龙窑煅烧技法发展至高峰,全盛时陶窑有一百多座,从业人员达6万以上,涌现了不少大师级陶艺艺人,“仿名窑”陶器与“石湾公仔”——人物陶塑盛行于两广,并乘海禁大开之便远销海外,出口量仅次于江西景德镇而居全国第二位;三、民国时期因受外国商品冲击与战乱的影响,为低谷期;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为复兴创新期,石湾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陶瓷工业基地,被誉为“南国陶都”。石湾陶塑题材广泛,种类繁多,从艺术造型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角度大致可分为动物陶塑、艺术器皿陶塑、山公亭宁陶塑、园林建筑装饰陶塑、玩具陶器、人物陶塑等六大类。动物陶塑中,  相似文献   
4.
广绣,指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是我国岭南刺绣——粤锈(包括广绣、潮绣)的典型代表,具有深厚的岭南文化特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价值。2006年入选国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广绣工艺自成一家。其一,品种齐全,按刺绣线料分,主要有真丝绒绣、金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类。真丝绒绣用蚕丝作为绣材,表现力强,是历史最悠久、技艺传承最完整的广绣品种。金银线绣的针法在刺绣业中独具特色、甚为丰富,有平绣、编绣、绕绣、凸绣、垫绣、贴花绣、织锦等7类60多种。珠绣属于广绣的新品种,最近几十年才由广绣艺人开发并逐渐运川成熟,绣材独出心裁,绣法别具匠心。其二,题材广泛,除了传统龙凤、鸟兽、花卉、人物、风景、山水、文字、器皿和瓜果图案外,古希腊女神话、美术作品甚至国际人物图像都被加以采择。其三,针法多变,能巧妙运用针法丝理表现物像的肌理;色彩丰富,注重光和影的和谐。广绣从艺术风格到创作思维都充满了岭南特色,记录了岭南文化发展的痕迹,凝聚着一代代艺人的天才智慧。  相似文献   
5.
《穿戴题纲》是一部非常珍贵的清代宫廷戏剧史料,记录了演出戏服、演出剧目和演出节令等信息,对于研究清代宫廷演剧形态弥足珍贵。它既有助于我们了解清宫的演剧历史、演剧服饰、演剧习俗,还有助于研究宫廷演剧对民间演剧乃至整个中国戏剧发展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元明清戏曲、小说作为群众文艺,充分关注着群众,尤其是女性的价值。女性的价值觉醒和价值实现,表现出她们渴望摆脱封建樊篱、寻求自尊自主的努力,也体现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论明清小说中商人的价值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农业经济,忽视商品生产和流通,商人的价值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明清小说作家则在展示商业繁荣、商人活跃时代背景中肯定商人的价值,讴歌了他们的金钱欲望和开拓冒险精神,也对他们的道德、性爱作了合乎人性的观照。商人的价值觉醒,正反映了明清市民阶级的普遍自觉。  相似文献   
8.
蟒衣考源兼谈明宫廷演剧的武将装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望馆钞本古今杂剧》中的“穿关”是研究明代宫廷演剧的重要材料。作者考察这些“穿关”时发现尽管剧本描绘的武将往往是“披甲戴铠”的“武扮”,但武将的“穿关”却主要采用蟒衣等“文扮”。通过对蟒衣渊源和形制的考察,作者认为明宫廷演剧中武将的蟒衣装扮,主要和明代的赐蟒及宦官演剧有关。  相似文献   
9.
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配制出来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特殊遗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集中表现为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和活态性等特征。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些特征,是科学认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