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晚清时期,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传统意识形态崩溃,接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试图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来改变中国的命运,求新、求变成为时代的中心话语.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又形成了知识分子的躁进心态.在这过程中,缘于英国、盛行于日本的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小说进入了中国政治活动者的视野,适应了清末人们的社会心态,成为晚清小说创作的第一个主潮.  相似文献   
2.
晚清政治小说多采用寓言式的开头和讲述未来的叙事形式,建构一个以西方为蓝本的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了立完政体,实现了富国强兵.以文学的方式表达了一代知识分子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诉求.它开启了黄,白对立的种族冲突主题模式,体现出清末社会浮蹂狂暴的气质氛围与狭隘、自大的民族主义心理,展示了国人因屈辱与落后而形成的的叛逆心态和超越西方列强的梦想.晚清政治小说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世界永久和平乃至天下大同,它承载了先进的知识分子们的救国强国之思,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意识深处传统、顽固的"天下"观念,折射出的是对腐朽落后的中国现实处境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3.
晚清政治小说作家多分布于社会经济文化发达且率先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闽粤、江淅和湖广三地.一方面.他们接受过系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又接受了西方进步思想文化的影响.自觉地肩负起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使命.从事政治活动是晚清政治小说家主要的社会存在方式.小说创作不过是他们从事政治活动的一种手段,但却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并对后世文学创作政治化倾向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