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1.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及扶持经济贫困群体是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主要措施在于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规划地向农村偏远地区及民族地区倾斜。借助互联网将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到西部地区乡村基础教育的课堂,实现由当地教师进行课堂组织和辅导工作的“双师课堂”有助于解决西部乡村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优的问题,让西部乡村的孩子一样能够享受发达地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实现中国基础教育公平和高质量的发展。本研究选取了2020年秋季学期参加Q公益组织小学英语“双师课堂”项目,以贵州、四川、新疆共计25所学校、46个班级,351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英语学习数据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双师课堂”在乡村小学开展的优势及不足,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建议及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
儿童文化是与儿童不断发育的身心相联系的,同时也是社会建构的,其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的创造力。文化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儿童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工具和活动也依赖于文化。叙事学习,即在儿童学习过程中,以故事的方式作为促进儿童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手段,展示了不同种类的认知过程,充当了儿童文化发展的认知工具。利用叙事开展共同游戏,进行故事讲述,有利于儿童思考,帮助其了解这个世界,了解他们自己。因此,故事适合作为发展和提高儿童共同游戏的文化工具,能促进儿童的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维果斯基创立了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派并影响至今,但其文艺心理思想却被国内心理学界严重忽视。基于其社会文化观,重点围绕《文艺心理学》论述维果斯基的文艺心理思想,包括:文艺作品是唤起人类情感的美学符号组合;文艺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对寓言、小说和戏剧所涉及的审美反应的分析;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净化过程所蕴含的“逆向感情”的运动。这对发展儿童审美心理的启示是:应以文学作品为文化工具,培育儿童审美感知;以文学作品为教学资源,激发儿童审美想象;以文学作品为思维训练方式,发展儿童审美情感;以文学作品传递人类经验,建构儿童审美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