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论辅导员的谈话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中,辅导员担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而在许多的工作中,谈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手段,本文将谈话这一很难量化的工作,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谈话技巧。并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对于辅导员找其谈话所产生的种种心理;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把辅导员谈话的工作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从实际出发,阐述了辅导员在谈话中所需的准备工作,以及谈话技巧。  相似文献   
2.
当今大学生基本掌握网络运用技术,他们会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专属群体,如班级QQ群、微信群等。在网络上他们热心、积极、活跃,由于他们年龄的同龄性以及学识、阅历与各种需求的相似性,网络群体便于他们展开各种针对性的交流,成为了他们成长的自助式平台。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利用这种平台,掌握群体的话语主导权或者提高引导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承担不作为环境污染责任以违反保护环境作为义务为必要。保护环境作为义务可划分为法定的具体保护环境义务、约定的保护环境义务及法定的“一般保护环境义务”。当法律或合同没有明确具体的作为义务时,法官如何判断和寻找不作为环境污染行为的作为义务来源,即援引一般保护环境义务条款的法律依据何在?这个问题目前为止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若将一般保护环境义务的法源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6条即“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就既可破解《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基本法却基本不被审判实践援引的困境,又可在法无明文规定情形下认定不作为环境污染行为违反作为义务的最佳法源选择。对不作为环境污染责任理论研究的欠缺影响了立法质量和司法适用,应对《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有关条款做进一步修改完善,以适应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4.
志愿者激励机制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现行地方立法中有关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内容多为原则性规定,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而志愿服务事业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志愿者激励机制。参酌国外立法经验,志愿者激励机制应由内在的制度构成和外在的运行支撑两方面组成。我国应当尽快制定志愿服务法并建立高效的志愿者激励机制,在制度构成上建立志愿者认同、奖励和发展制度,在运行支撑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程序以及畅通的激励核查机制。  相似文献   
5.
宗宇 《管理科学文摘》2011,(24):111-112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但日趋复杂的人事信息、人员追踪、劳动薪酬等繁琐工作,迫使企业需要用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提升企业竞争力。而随着近年来INTERNET技术、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相关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方面也有了质的飞跃。信息化应用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管理辅助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重视。笔者曾和一些国有改制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遇到的瓶颈和障碍进行了探讨,了解了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及普及情况,并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化应用中需要关注和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