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查尔斯·泰勒是当代政治思潮中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原子主义”一文中,他将新自由主义所提倡的“权利的优先性”看作是一种无视于人的社会属性的原子式的虚构,而认为政治理论所面对的必须是具有社会性的人。本文旨在指明泰勒对于新自由主义的这种指责是不能成立的。首先,无论是古典自由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没有将人看作是孤立的、非社会的人。所谓“原子式”的人只是政治理论中一种建构性的设定。其次,政治理论并不同于对人的本体论的分析,不能将后者有效地作为前者的根据。如果这样做的话,不仅是无用的,而且有时甚至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康德的道德哲学出发 ,回应了当代处境中的现实问题。本文认为 ,尽管时代处境较之于康德所处时代已经有所变化 ,但康德的一些基本立场不会改变 ,比如 ,他仍然会反对先发制人战争 ,如伊拉克战争 ,而不会如斯克拉顿所认为的那样转而支持这样的战争 ,况且当代的一些问题在康德的时代并不是没有出现 ,而只是在当代具有了更加全球化的特征。文章还指出罗尔斯并不是一个完全彻底的康德主义者 ,因为他并没有坚持康德的普遍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人格同一性是洛克形而上学理论中最受关注的内容之一。洛克将人格规定为意识,传统上以“记忆”加以解释。但这种解释在原则上是不可能成功的。本文致力于探讨当代新近的一种解释:“归属”解释。在概括了它的三个主要特征之后,阐明了洛克同一性问题的相对性命题,认为应将人格理解为样式而非实体。就此,本文着力阐释了意识的归属功能,强调意识及人格的主动性、当下性和实践性特征,并将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类比于他的所有权理论。最后本文讨论了这一理论在赏罚以及最后审判等问题上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康德学界对自然法则公式有三种代表性解释:目的论解释、概念矛盾解释、实践矛盾解释,不过它们对于虚假承诺这一事例都不能给出合理的阐明,错误的根源是误解了康德的普遍性、自然法则等概念.康德的准则与法则的差别不是逻辑形式上的差别,而是实践意义上的差别.由此,普遍性的要求并不是逻辑形式上的演化.从最根本上看,"自然法则"并不是指自然科学意义上的一致性,而是对事物的内在本性的完成,在人那里即是对其理性本质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兴的人格同一性理论,叙事主义拒斥传统进路,主张人格是在叙事中构成.这一理论源流广泛,近来由玛雅·舍希特曼等人做了深入系统的阐发.但它也不乏争议,有人认为叙事的主观性过强,与虚构纠缠不清,作为规范性主张易流于虚伪、造作;还有人认为叙事不能成为人格的充分条件,因为叙事预设了一些传统的自我观念.不过,这两种批评均未能触动叙事主义的要点,稍加修正就能应对.从“叙事”概念本身可以揭示叙事主义难以回避的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深受政治的型塑和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运行机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具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承载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中共中央党代会的重要决议与宪法制定和修订的关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是其决定性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依赖特殊的政治组织机制,主要表现为特殊的政法体制、严格的科层制组织形式和分工合作的协商型组织关系。中国的法治建设被政治严格限定,其发展必须在这种特殊政治结构和政治逻辑中寻求合适的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