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0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在课文教学中,与其说我们是在"与文本对话",无宁说我们是在"与作品作者对话".我们不是与一生一世的作者全方位(全息)地对话,而是与该作品的此在作者展开具体的对话.以《祝福》为例,我们与鲁迅相遇,就几个具体的问题需要与他探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作为修饰成分的状语在汉语特殊句式──主谓谓语句中的构成、作用、位置及语义指向诸方面的特征,比较了这种句式中的状语与一般主谓句中状语的异同,试图从另一个侧面去揭示主谓谓语句这一特殊句式的特殊点。  相似文献   
3.
绍兴方言的反复问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绍兴方言中动词形容词重叠而成的反复问句的各种类型及它们所表达的语义,指出这种重叠的提问式其实是一种合音现象,与普通话中的“VP不VP”并无区别。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对汉语词性的认识基本上是符合汉语实际情况的,对其语法功能的分析也比较全面,但由于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秦汉文献,运用的是西方语言理论,因而常常有难以自圆其说的缺点。本文主要谈了二个问题;(一)比较分析了《马氏文通》对各类词的认识,根据汉语实际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二)着重讨论了《马氏文通》在词类问题上的一个主要观点:“字无定类”,指出:所谓“字无定类”实际上就是取消了词的分类。  相似文献   
5.
鲁迅及其作品的大学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里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教学状况并不理想,大学生对鲁迅的接受情况不容乐观.大学中文课程日益应用性实用性的取向,构成了对文学基础课课时的大幅度压缩,这使对鲁迅的讲解无从展开.而具体的讲解又往往过于看重研究性、学术性,这亦不利于本科生走近鲁迅.鉴于此,本文提出批注式的细读,利用影像、网络等现代资源,挖掘鲁迅作品的人文主义内涵,突出其作为精神资源的价值等具体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6.
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是词序和虚词,但语法结构的成立往往离不开构成这种结构的单位——词的意义本身,因为一切语法形式的作用就在于表达意义。如我们能说:“吃桔子”、“乘汽车”,但不能说“吃黑板”、“乘教室”,虽然这四个短语从形式看毫无二致,都是动词在前,名词在后的动宾结构,但“黑板”不能成为“吃”的对象,“教室”也不能成为“乘”的工具,因为它们在逻辑上不能成立,在词义上也是无法搭配的。因此,语法结构的表现形式合理与否,词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鉴别因素。从某种程度看,词义对于语法结构有很强的制约作用。“锁”有两个常用的义项,一是加在门、箱等上面使人不能随便开的器具,指的是某样  相似文献   
7.
绍兴方言中的动词重叠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语义、结构、语用诸方面对绍兴方言中。种动词重叠句式作了讨论分析,比较其与普通话动词重叠句式的异同,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绍兴方言的特殊点。  相似文献   
8.
教材编写者对作品的课程学处理,规约着课文教学文化视点的选择与阐释.依据新教材对《故乡》的处理,我们对《故乡》的教学可谓思想解放得多了,这是相对于以前几十年编者对《故乡》的态度而言的.  相似文献   
9.
课文教学是教师选择文化视点.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课程加工的语言实践活动.作品是文化视点的载体,也是其文化含义得以阐释的最重要的依据.以鲁迅的小说《药》为例,四个文化视点的选择、解释,作品本身是根本.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重点讨论由动宾结构构成的名词及它的语义表达模式.认为动宾式名词的形成是语言抽象化和动作名物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