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夏从兼行中原王朝的法律制度和民族习惯法到建立自己的较为系统、完备的文书档案法规,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西夏文书档案立法,既有对中原律法的继承和借鉴,又有创新和变革,既与中原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民族、地方特色。与同时代的唐宋相比,西夏文书档案立法在内容上较为具体、详备,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有关赋税、军事、畜牧等簿籍档案法规较为健全等特点。本文对西夏文书档案立法脉络及其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西夏统治者十分重视档案立法工作,西夏建立伊始景宗元昊就着手建章立制,天盛年间仁宗仁孝敕命编纂《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西夏王朝在文书的拟制、处理、传递和档案保管等方面都制定了具体的法规条文。西夏档案立法受到唐宋档案立法的影响,但也有发展和创新,具有西夏民族和地域特色,当然也存在着一些缺憾和弊端。  相似文献   
3.
西夏文书工作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夏自景宗元昊首次规定文书工作之要求始,经过几代统治者不断地发展、完善,并将西夏文书工作的具体规定写进律令,从而使西夏文书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律化。本文以《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为依据,并结合其他西夏文献,首次从制文、审核、署押、传递、管理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了西夏文书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4.
佛教与儒学,构成西夏文化的两大支柱。而佛教对西夏党项人的影响较之儒学则更为源远流长。史载早在内徙西北以前,党项人就与吐着上层发生过密切的佛教来往。藏传佛教就早已在党项人心中埋下了种子。内迁西北以后,党项复州政权长期沦为中原王朝的著属臣邦,中原儒学对党项人的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党项所居地区及其周围当时已成为佛利密布、佛事兴盛的宗教圣地。此时,党项人接受着儒学和怫学两系文明的双重渗透。西夏建国历一百九十余年,传十主,作为西夏统治思想支柱之一的儒学常常受到挑战,西夏上层也曾有人试图动摇儒学在…  相似文献   
5.
《俄藏黑水城文献》是由中央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联合整理、编辑的大型珍贵文献图书。该文根据《俄藏黑水城文献》,结合其他文献和文物考古资料,对西夏文书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包括文字、纸、笔、墨、砚等),制作方式(有抄写、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等),页面格式(包括栏线、界格、文面和页码等),装订形式(主要有卷子装、经折装、蝴蝶装和线订册页装等),以及西夏文书的封面和裱褙等问题作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西夏党项族不仅在复仇、征战、联盟、议和等各种政治、社会生活中 ,不惜信誓旦旦、歃血为盟 ,而且将誓言写进国书———誓表。这与其他民族盟誓制度相比是独具特色的。盟誓是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规范形式 ,是部落联盟的粘合剂。誓表、誓诏作为特殊的和约书 ,对于党项人曾起到过巨大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夏以兴庆府 (今宁夏银川市 )为中心 ,驿路干线纵横交错 ,遍布全国 ,沿途广设驿馆、驿站 ,星罗棋布 ,初步形成集交通、邮驿、供给于一体的交通通信网络 ;并制定了坐骑征用、逾期罚罪、合符、盗窃失毁文书罚罪等一系列驿传制度。从而保证了西夏公文迅速、安全地传递。  相似文献   
8.
西夏王朝在近两个世纪的国家管理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书档案资料,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西夏文字的创制和社会组织的日益完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三个时期。为了更好地推进西夏研究,对现存文书档案的类型、内容及其价值作了论述,认为西夏文书档案是研究西夏社会历史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和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9.
西夏官服制度是以党项民族服饰为基点,融合唐宋(汉)、吐蕃(藏)、辽(契丹)、金(女真)、回鹘、鲜卑等民族服饰而成,尤其是受中原官服制度影响颇深。西夏官服可以说既是党项民族服饰文化积淀的结果,也是整合周边其他民族服饰的结果。本文在全面介绍西夏官服制度的形成发展、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将其纳入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大系统之中,进行横向比较,从而揭示西夏官服广收博采、兼收并蓄、蕃汉杂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