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维之、赵澧两位先生主编的《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以下简称《简编》)于1980年出版以来,被众多高等院校采用为文科通用教材,比之另一部由杨周翰等三位先生主编的《欧洲文学史》,大有后来居上之势。1985年,《简编》出了修订本。1994年,《简编》...  相似文献   
2.
晚清驻外公使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所说的油画,为法国19世纪知名的全景画《围攻伊西要塞》,一名《围攻巴黎》,由画家菲利波托父子合作创作。晚清到过法国的许多中国人曾观赏此画并记录感想,他们对此画不约而同做的民族主义的解读,是一种文化误读。  相似文献   
3.
斌椿《海国胜游草》为晚清时期华人欧游不可多得之诗录。本文条辨三事:1.丁韪良对斌椿咏洋泾浜诗的误读;2.斌椿咏荷兰诗在当地的翻译和发表;3.斌椿在瑞典的酬应之诗及相关史实。斌椿具有竹枝词风格的纪游诗,记录了西洋景的真画图,具有中西文化交流的积极价值,不能和一般"打油诗"等量齐观。  相似文献   
4.
晚清随使俄国的张德彝在他的日记《四述奇》中最早向国内介绍了俄国戏剧,但这一史料一直为学界所忽视。张氏在日记中记述了俄京观剧的情况,详细介绍了其所见到的剧种、剧目以及戏剧演出等。这些记述在当时及其后有不少内容被误读,这些记述的误读成有其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叙论为代表,国内学术界时晚清使西日记的研究,主要采取了近代化模式.但是,近代化模式的研究忽视了出使的跨文化交往的性质,坚执现代与传统、进步与保守、科学与迷信的二元对立,对晚清外交官在异国环境中的表现,缺乏理解与同情.要走出近代化模式,开拓晚清使西日记研究的新境,需要引入文化研究的新视点和新方法.可以考虑三种角度的研究:1.文化身份(文化认证).使西日记显示了从优势文化认证到劣势文化认证再到文化认同危机的过程.2.文学形象学.使西日记展示了比较客观的西方形象,比同时代西方人的中国记述公允,比妖魔化西方的海外竹枝词和私人游记更有代表性.3.传记学.使西日记具有自传的意义,它提供了从作者个性探求作者思想的有价值资料.引入文化研究的新视点和新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解读使西日记,是学术研究的呼唤,也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略论《艰难时世》的感情观点尹德翔众所周知,《艰难时世》是狄更斯的一部“工业小说”,它猛烈批判了在英国流行一时的功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但是这种批判只是《艰难时世》的出发点,而其旨归则落在坚持人性、弘扬人性上面。但是,还有一个初看并不醒目,而仔细斟酌起来...  相似文献   
7.
宗教与文学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颇多的话题。成熟的宗教的核心是神。从宗教的内部来看,神理所当然是神圣性的,但是,他(们)并不必然是正义性的。从历史上看,神的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一直是信仰中的西方人所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西方文学中激起了深刻的回响。本文考察希腊传统及犹太——基督教传统对这一问题的不同态度及其内在矛盾,并从文学的立场说明它如何有利地激发了西方文学。  相似文献   
8.
斌椿的<乘槎笔记>与两部纪游诗是晚清关于西方最早的亲历记述.斌椿本意欲客观地记述西方,但他将对西方文化的叙述不自觉变成了中国文化的自我欣赏,无形中消解了西方文化的客观性及其意义.斌椿诗文中的"中国化"审美记述和自我英雄主义的展示,构成了斌椿记述西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是斌椿的个人文化身份和民族文化身份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晚清驻英公使曾纪泽翻译的一首英文诗《咏技艺》,刊载于1887年1月出版的《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刊》,是清代外国诗翻译的一份别具价值的史料。曾纪泽翻译此诗,缘于他对英诗的长期爱好,又与他和作者傅澧兰(Freeland)的个人交往密切相关。比较而言,在近代较早出现的译诗中,《咏技艺》的水平是最佳的,其尝试本身,在中国诗歌翻译史上,值得纪念。除翻译本身可圈可点,《咏技艺》还有几个明确的优点:(1)时代较早;(2)由一个懂英语的中国人独立完成,是符合现代意义的真正的翻译;(3)诗歌翻译的自觉。《咏技艺》的翻译,证明丁韪良所说曾纪泽英文水平差、“读、写一直都有困难”的评论是无根的。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网罗最全的竹枝词辑集,为丘良任等编的《中华竹枝词全编》,然珊网遗珠,间或不免。笔者近读清人王之春《谈瀛录》《使俄草》二书,检得海外竹枝词三种,掇录于此,用补罅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