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9篇
综合类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8 毫秒
1.
在一段时间里,有关研究者罕言老子的政治道德、政治哲学、南面术,却大谈特谈老子的宇宙本体论,大有此即《老子》主题之势。然而,郭店楚简《尊德义》说:治民有民道,治水有水道,御马有马道,种地有种地之道,“莫不有道”,但“人道为近”、“君子以人道取先”。而《性自命出》也说:“可为道者四,惟人道为可道也”,“是以入道以取先”。那末,老子的“道”、“可道”,是不是也“人道以取先”?或者说取先的是不是君道、政道、治道?而那“天道”宇宙本体论,是不是“虚晃一招”却最后落脚在人事上?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弄清简。帛…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孟德斯鸠、洛克的理论影响了美国国家政体的形成,那么我国封建国家政体的形成则是受法家理论指导的。如果说,西欧的封建专制主义是单层次的——封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的统治,而我国则是双层次的——封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和君王对于人臣的统治。前一个层次集大成的设计者是商鞅,后一个层次集大成的设计者是韩非。而《管子》则集齐、秦法家之大成,兼及儒道。之所以时代终于接受了法家理论所设计的专制主义,是由于长期兼并战争的需要。战争,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封建国家政体的形成、双层次专制主义的形成,而且决定了我国封建国家是全能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尹振环 《学术界》2005,(4):109-117
一些学人力主楚简<老子>乃节选本.本文从历史大背景、节选常规、时代印证、思想进程四方面列举二十六条证据,证明非节选本,<老子>不是成于一时一人.  相似文献   
4.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较之帛书及诸今本老子,分篇分章迥异,而且相同之章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仅就可比的文句看、有六十余句异于帛、今本。本文除了文后列表,-一列出这些含义不同的文句外,还重点分析了十余句有关老子重要论断的文句,其差异与讹误实属惊人。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老子的愚民思想是无可置疑的,而且他设计的方策切中要害。也有人认为,老子并非真愚民,而是使民反朴归真。甚至有人说,“愚民”的字样,乃“娱民”之误耳。究竟如何,作些辨析考证,看来不无好处。现谨就有关章节,逐一梳理。一、愚民章今本《老子》六十五、八十、三这三章,能否说是明显的愚民章呢?看来是的。 1.最明显的莫过于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相似文献   
6.
老子的名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过去,人们都理解为:“人民不怕死,怎么能用死来吓唬他们”?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符合老子的原义。由《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可证其原来是这样的提问:人民不怕死,怎样使他们怕死呢? 一、两个提问句上的毛病 此句出于今本《老子》七十四章。毛病发生在两个提问句上: 第一个提问句即本文提及之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今本多如此。“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帛书乙本(甲本此处缺损)如此。 今本的文句显然是反诘句,意为,人民不怕死,为什么还用死来吓唬他们? 帛书的文句则是正面提问句,意为如果人民还是经常不怕死,怎样刑杀才能让他们害怕呢? 显然,二者有三点不同:(1)是“杀”而不是“死’,帛书之“杀”,指刑杀。“死”则包据自然死亡。不能等同“杀”。(2)帛书比今本多三个字:“若”(如果)“恒”(常)“且”(还是)。(3)  相似文献   
7.
尹振环 《中州学刊》2006,(1):158-162
对今本《老子》的“执大象,天下往”一句,两千多年来它一直被理解为:“执守大道,天下人都来归往。”实际上应该解释为“势大就能使天下归从”。这是盛行于先秦时期势治思想的具体体现。先秦势治思想有着一个从孙子兵家的“任势”与“造势”移植向韩非“权势”与“位势”的政治哲学的演进路向。  相似文献   
8.
道法两家论人、论人性,实发源于老子的“多者不善”论。甚至荀子的性恶论的形成,也与“多者不善”论有关系。可惜后人竟悄然无迹地将其掩盖、篡改了。一时代最古、手迹最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下简称帛书《老子》),有两句醒目的文字:“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帛书老子44页)。  相似文献   
9.
“一”的最初含义及其后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秦,“一”除了是个数词外,它还是一个哲学的、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义概念.如,《尚书》中的“一”的概念,不仅在内容上有别于荀子、韩非子,而且在对象上,亦各有所指,非其最初含义了.但比较一下不同学派对“一”的运用、发挥,也许能说明“一”这个纯一的或模糊的哲学概念,最后怎样演变为政治、经济、文化一统的概念的.  相似文献   
10.
西方曾出现过雅典、罗马式的奴隶制民主国家,我国商周曾否出现过类似国家呢?弄清这个问题,对了解东西方历史的差异与中国专制主义的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西周与雅典、罗马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权力设置、官制,以及国家形成的道路、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对这一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有所裨益。1 公元前八世纪,雅典曾经形成氏族贵族寡头统治的国家。它由氏族贵族中选举产生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