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2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借助精神分析和完形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指出由于艺术作品中的力的结构与人的心理"力"的结构存在着异质同构的关系,故审美教育对实现完美人格,达到精神自由和生命的升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为哲学基础和主要视点的美学流派。新实践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元方法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为根本,综合西方美学的理论精华,充分运用各种学科方法和具体方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著对“实践”概念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它应当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实践美学终结论”者企图以认识论、庸俗进化论、双重标准、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思想等颠覆实践美学,是一种不利于学术多元发展的行为。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完整体系,它不但不会终结,反而会开辟通向美学真理的新道路。新实践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是实践美学发展的新阶段,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语言论美学、现代文学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的全面审视 ,详细分析了现代文学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了后现代主义之后的文学批评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 ,坚持全球化语境和本土语境的双重立场 ,以其宽广博大的胸怀 ,广泛汲取现有文学批评的理论营养 ,建构一套与时俱进的自我超越的开放性的理论体系 ;能够以其特有的无限开阔的视野 ,博大丰富的容量 ,科学严谨的体系 ,多视角、多测度、全面、深刻地剖析和挖掘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探讨了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 ,阐明了玄学是对《易经》和道家老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是一门幽冥玄无之学说。它以无为本 ,崇尚自然 ,不但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由质实转向空灵 ,并使人们开始重视自我体认 ,重视人性和人生。嵇康和阮籍 ,把这一幽冥玄无之学说变为现实的人生理想的追求。到了陶渊明 ,他非但把玄理融化到现实生活当中 ,而且化玄理为诗情 ,达到了“玄理与诗情冥一”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广义循环经济及其政府主体的建设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广义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和总体特征,指出了广义循环经济政府主体建设的具体措施,阐明了政府主体建设对搞好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新思维是能够进行不断创造革新的思维,它是一切创新的先导、灵魂和基础,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审美教育,美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美育对智育的提高,对形象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对高素质的、富有创新能力的"智慧型"创新人才的塑造,对抽象思维的发展,无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充满梦想的新世纪,人们呼唤高科技发展,呼唤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呼唤高校美育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是指自18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与分散世界史中的传统文化相对的导向统一世界史的现代文化的全球化特性;现代为幸福而立法的理性之梦结出了"异化"的苦果,而异化就是异己化和畸形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异化问题汇集在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复杂困境,不断地骚扰着人们的神经;人格失去了完美性而支离破碎,人的心灵也失去了依托,失去了温馨的精神家园,人类精神的大厦坍塌了.  相似文献   
8.
论广义循环经济生产主体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广义循环经济及其生产主体的建设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广义循环经济及其生产主体的基本内涵和总体特征,指出了广义循环经济生产主体建设的具体措施,阐明了生产主体建设对我国企业发展和搞好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为哲学基础和主要视点的美学流派。新实践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元方法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为根本,综合西方美学的理论精华,充分运用各种学科方法和具体方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著对"实践"概念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它应当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实践美学终结论"者企图以认识论、庸俗进化论、双重标准、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思想等颠覆实践美学,是一种不利于学术多元发展的行为。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完整体系,它不但不会终结,反而会开辟通向美学真理的新道路。新实践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是实践美学发展的新阶段,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古典美学范畴“风骨”的历史源流、审美特质等进行了探讨和总结,指出“风骨”就是要求艺术作品既要在内容上具有强烈而充沛的思想感染力,又要在文辞表现上具有精当挺拔、刚劲、遒健的力量。从而证明了“风骨”具有刚美的品质和特征,体现了中国美学的刚美意韵,它应属于刚美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