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清末开始,随着新式教育的兴起,天津出现改良私塾的舆论,私塾改良开始起步。民国初年,在政府的推动下,私塾改良有所进展,但在初级教育中仍占有相当的份额,与学堂形成了对峙之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私塾采取严格的取缔政策,进一步压缩了私塾的生存空间。至抗战前,新式学堂已基本取代私塾的地位。在近代天津的教育变革中,私塾改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学历背景而言,各类新式学校毕业生已经成为华北乡村小学教师的主体,表明华北乡村小学师资结构的整体变化。但与此同时,华北小学教师群体也体现出来源复杂、学历背景层次不齐的特点,特别是大量仅具有简易师范训练的人员成为小学教师的主体,显示出这一乡村职业群体的过渡性特征,并直接影响了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