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环境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美学前沿思潮,是结合环境学与美学的跨学科研究.从理论内涵来看,环境美学的基本观念同"美丽中国"的观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将环境美学纳入"美学基础"课程建设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美学基础"课程的金课,让环境美学思想深植人心,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持续不断改革创新,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潜移默化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并付诸实践、服务地方,密切结合地方文化与城市建设.此外,还应当采用过程性多元化的考核制度,综合考量教学督导、同行专家与学生的评教意见,着力打造符合"两性一度"要求的高质量课程.  相似文献   
2.
高晓声以写作农村和农民题材享誉当代文坛。他创作的"陈奂生"系列描绘了时代转型的大潮下真实的农民形象。他于1988年第二次访美,发表数篇演讲,多以农民为主题。其中,《中国农村里的事情——在密西根大学的讲演》重点讲述了他的农民经验以及他对中国农村转型的思考,这有助于读者理解高晓声晚年作品中乡土意识的转变。乡土意识是高晓声作品的一个突出特征,主要包括农村、农民和土地三个方面。农民意识是中心,它的一端指向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农村,另一端通往造物的恩赐——土地。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农民意识可被视作乡村特有的精神生态,农村意识和土地意识则分别对应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3.
小说家对场所的思考始于18世纪,在大部分西方现代小说作品中,场所是隐性的,它是故事的背景,用于证明人物存在的真实性,并为故事奠定情感基础.在20世纪之后,场所被赋予新的内涵,它的内容也得到迅速拓展,场所不再是小说的边界,而是作品的中心.场所是主体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场所具有基础性和指示性等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隐喻的场所暗示自然的存在状态,限定作品中主体的道德标准,并赋予主体以特有的审美感知力;另一方面,主体并非孤立地生活在场所中,而是处于“主体——场所”的相互关系之下,小说中的场所为主体的精神性存在提供多种诠释角度.场所不仅是静止的序列,还包含大的时代历史背景和自然时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