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科技的进步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于和声课教学是当今高校和声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分析传统和声课教学的不足入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和声课教学整合,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和声课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歌词的音乐性,是歌词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歌词对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曲式的构思以及节奏与曲调,这就是歌词对于音乐的召示力,它是由歌词创作的主要目的和过程所决定的。它既包括内在的音乐性也就是走向和通向音乐的真挚强烈的情感,又包括外在的音乐性即歌词的语言风格、节奏、韵律以及结构。  相似文献   
3.
合唱艺术具有集体性,它善于表达人们的共同心声和时代声音,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开设合唱课意义深远:它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是培养和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能够拓宽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自身的艺术修养;可以使学生在基础乐理及和声知识方面掌握得更准确:还可以提高视唱练耳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斯特与匈牙利狂想曲中的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论述李斯特的生平和初步对《匈牙利狂想曲》的研究,进一步探寻李斯特在这一作品中所体现的民族性的特点。通过对《匈牙利狂想曲》民间素材上的分析来说明李斯特的民族性在其创作中的反映。文章剖析了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中融入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也阐明了《匈牙利狂想曲》中融入了李斯特本人的创作艺术风格,这也正是《匈牙利狂想曲》成为不朽之作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