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分析了英汉颜色词的语义特征,并揭示出了颜色词所反映的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从而说明在语言学习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文章最后总结了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颜色词是极其活跃的词,是语言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范畴的模糊性出发,阐释颜色词的模糊性,并通过对隐喻和转喻两种重要认知模式的论述,展现颜色词多义现象产生的根源,最后指出颜色作为基本范畴,借助这两种认知模式发展了众多的引申意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探讨颜色词更容易使人理解其内涵。  相似文献   
3.
当代语用学的诞生、发展与符号行为哲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作为符号行为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洛克把"行为"引入对语言的解释中,对语言意义的本质、使用、文化、语境以及语言的功用、缺陷、人们的滥用等多方面都作了详尽的研究,展现出了语用学的思想;皮尔斯对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之上的符号学的构建使语用思维在美国有了体系性和建设性发展;莫里斯把符号学区分为语形、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从而使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4.
实用主义哲学的发展为当代语用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皮尔斯的实用主义及普遍符号学思想第一次对语言的意义从实用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使语用学思想在美国有了体系性和建设性的发展;詹姆斯继承发展了皮尔斯的语用思想,突出了效用原则;杜威从实践等多个角受丰富了语用思想,为语用学在美国的发展拓宽了思路;莫里斯的符号学则第一次正是将语用学作为一个术语提出,对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认知范畴视角下的语义模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属性。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内外学者纷纷从语言、逻辑、语用、认知等不同层面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研究。但是由于语义模糊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而且对其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因此对语义模糊各层面上尤其是认知层面上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完善。从认知层面上讲,语言的意义与人的思维和认知有密切关系,而人的思维和认知又是通过范畴化来体现的,范畴化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因此,认知科学上的范畴理论可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认知范畴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知范畴的模糊性。从认知范畴化角度讨论语义的模糊性及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会对语义模糊的实质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对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激增,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7.
研究语词与实在间关系的指称理论在语言哲学研究中一直处于根本性的核心地位。该理论的发展透视出从语义逻辑向语用、心理意向演变的特征。意向性的引入使得指称变为一种人们使用语言来指涉客观对象或者事态所形成的意向关系。意向性指称论将语言、客观世界和心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心灵角度来考察语言的指称,摆脱了语义二值逻辑的束缚,实现了心灵哲学与语言哲学的有机结合,揭示了从语形、语义、语用相结合来研究指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