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人道主义运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清末河南亦有不少士人与相关机构参与红十字会活动,但其时并未成立地方红十字组织。一地红十字运动的开端应从本地红十字组织的筹备成立起算。就现有资料来看,近代河南红十字运动的起始时间应以1912年为宜。探本溯源,不仅可为河南红十字组织的纪念活动提供相应的学理依据,更有助其发掘历史时期的人道财富,为当今的红十字运动服务。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的研究虽已取得不少成就,但既有研究整体来看仍存不少缺憾之处。研究者亟应在研究内容与方式上加以改进与优化,以便进一步推进近代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具体而言,即研究重心应向地方分会适当下移,研究中心进行适时调整,加强并深化"作为语境的红会"与"作为人的红会"的研究,以期实现红会研究从"以红会为红会"到"以红会为材料"的研究范式调整。  相似文献   
3.
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至关重要。在社会转型期我们应该建构一种基于双方各自本份的具有伦理情感、独立精神、平等人格的"本份观"师生关系,以尽量减少转型期"失范"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从而,努力走出一条以文化传承为旨归,求智育人,现代西方自由主义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地方社会的医卫工作,助益地方社会,成为推动地方社会发展的一支内在力量。民国前期,中原各地红十字会组织成立后即立足地方,致力服务地方兵民,其医卫实践不仅切实卫护了地方民众的生命安全,推动了中原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时代转型,更为地方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了可贵的人道助力。对之进行追溯和呈现,不仅可为今日红十字会运动及慈善人道事业的开展提供有益史鉴,也有助于我们将地方社会的历史实践从宏大话语的"裹挟"中解放出来,恢复其内具的自主性,从一个侧面深化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既存认知。  相似文献   
5.
"以罚代葬"是农村殡葬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变通行为,然而学界对其出现的归因,却论述得过于简单。事实上,"以罚代葬"这种变通行为的产生既不是基层政府的先验政策设计,也不完全是由村民的愚昧落后所引发。它并不是一个单方面决定的事情,而是一种双方在既有的社会结构中博弈互动的不期然后果。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话语视野中,火葬论者对农村土葬的指责多似是而非,且对火葬的诸种外部化成本视而不见,因而所谓农村土葬之弊在很大程度上实为火葬论者基于现实利益与激进理想的"话语建构"或者说"污名化"策略的结果,而并不一定是"客观事实"。所以,有关部门在推行殡葬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在地化"地切实比较各种可行改革方案,全面而辩证地看待农村土葬,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地推进殡葬改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