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认知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认知的反映,而人类的认知又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属性,因此这种人类认知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存在是人类语言相似性和差异性存在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
崔晓玲  钟田丽 《管理学报》2010,7(5):755-759,769
通过考虑反担保措施价值和担保费率2个因素构建信用担保契约模型,从理论上证明:当低风险的中小企业期望收益为零时,不同风险类型的企业所接受的担保费率和提供的反担保措施价值都相等;当低风险中小企业期望收益不为零时,高风险企业愿意接受较高的担保费率并提供较低的反担保措施价值,低风险企业愿意接受较低的担保费率并提供较高的反担保措施价值,此时信用担保机构可以使用担保费率和反担保措施价值作为甄别企业风险类型的手段.通过风险水平不同的中小企业对担保契约的选择,使担保机构能够准确判断企业风险类型,从而使担保契约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崔晓玲 《职业》2014,(17):123-123
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的重要课程内容,关系到学生就业质量。本文从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以三个指导为抓手,搞好实习,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的情感研究多以英语态度系统的研究为焦点,关于态度级差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该研究主要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采用语料库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级差类型、级差形式和级差性质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汉语级差在汉语情感表达中的分布特点.研究表明:孤立式、强化型、过程性级差是汉语情感话语中的典型性级差范畴;融合式级差和量化型级差的应用情况次之;重复式级差和聚焦型级差的运用则最少.另外,态度性和非态度性词汇的“级差化”现象均有利于汉语情感语篇的情感表达.该研究将为汉语新一代语义网的研究奠定坚实的语义资源基础,并可为当前的汉语情感计算提供一种更加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汉语网络新闻评论文档在情感表达上的特性,基于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采用语义标注方法,试图从多角度揭示汉语情感语义表达的参数特征。研究发现汉语情感语义的表达呈现多参数性特征。该情感语料库不仅可为目前汉语情感计算提供结构性情感语义资源、方便机器学习、利于观点抽取和整合工作,还将会为现有计算机和语言学领域的汉语情感标注提供一种多参数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教育之一,它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要大胆地进行实践和尝试,使高职教学完成一定的改进,培养和造就新时代的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7.
崔晓玲 《职业》2015,(12):28-29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数控车编程一体化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语篇是否连贯是英语学习者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而连接词的使用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议论文中常见转折类连接词的使用情况,自建了小型语料库,并选取了美国大学生议论文语料库作为参照,运用Antconc语料库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学习者对大多数目标连接词的使用频率高于本族语者,但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学习者出现了过度使用、错误使用个别连接词的情况,并且不能有效变换使用意义和用法相近的连接词。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互助性信用担保运行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约定担保费率和实际担保费率的差额即担保费节约额的分配作为激励机制,同时考虑互助性担保组织内被担保企业相关程度因素,分析互助性信用担保运行机理.得到如下结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被担保中小企业间担保费节约额的相关程度与互助性信用担保对中小企业的激励强度呈正向变化;互助性信用担保与非互助性信用担保相比,利于提高信用担保的激励强度,提高中小企业的努力水平,利于节约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大以来我国理论界对生产力标准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对于坚持生产力标准是无可非议的。现在的问题不是坚持不坚持生产力标准的问题,而是如何理解和把握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和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尺度,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概念。因此,正确分析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生产力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