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明治时期的日本哲学异常复杂,它不仅在接受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还保存着大量的古代封建思想。这种相互交错的局面一直伴随着明治时期的全部过程,甚至延续到了昭和时代的日本以及战后的半个世纪。而这种局面的出现,正是由于政治上君主立宪体制的自我矛盾,从而引起了哲学上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2.
左少杰 《现代妇女》2014,(5):312-312
道家与海德格尔都非常重视人与物的相互关系,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来阐发一种人、物相融的混沌之态,并始终致力于这种理想状态的探索与研究。前者重在强调一种"无为"之态的处世之道;后者更是花费了毕生精力来开拓一种前形而上学的混沌不分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愚”作为道家哲学的外在形象,内含着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这种以“无为”为根本依据的“愚”,展露着人生追求的高超智慧,看似以静为主的内在要求,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处事动能,因此,道家“守愚为智”的哲学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内在规定。其不仅有着严密的哲学依据和丰富的理论来源,而且对东亚地区尤其是对中国人的处事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道家守愚为智的哲学思想较之西方理性的无限膨胀,更符合自然的法则,是一剂缓和人类危机的良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的历史、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发展的需要等,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是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水平、培养工程人才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重视高校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并将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而新工科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必然趋势。文章以矿井通风课程为例,探讨新工科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分为新工科和课程思政融合素材的选取、增强教师对两者的融合意识和提升课程教学与现场实践的紧密程度三个方面。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新工科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达到对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