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和谐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以"和"安邦、以"和"治国、以"和"齐家、以"和"平天下,乃中国先人从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胡锦涛同志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强调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建设国家,按照和平、和睦、和合、和谐的精神办事,以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创造了世界史上的“经济奇迹”。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相一致,战后日本人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价值观及行为方式问题与现代化发展紧密相交,因此,日本战后价值观变化的规律及有关的经验、教训等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实行本科教育学分制 改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变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介绍了我国解放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学年制和学年学分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等问题,以及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同时,分析了目前实施学分制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