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简易引渡已是世界各国引渡立法普遍接受的一项制度,而是我国引渡法立法的一项空白。本文首先对学界关于简易引渡程序研究的现状进行简要评述,指出研究价值所在。进而结合《中国和秘鲁引渡条约》第13条,对其进行逐句分析和思考,并吸收外国引渡立法的先进经验,提出在我国设立简易引渡程序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2.
常秀娇 《南都学坛》2012,32(3):81-85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2007—2009年办理的未成年人和在校生强奸犯罪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强奸犯罪的数量呈直线上升、北京籍犯罪情势严峻、强奸犯罪被害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差等特点。究其原因是多元的,包括中国性教育桎梏以及父母与孩子沟通障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并缺乏正确引导、外来务工青少年"性压抑"、城市管理缺位等。预防青少年强奸犯罪,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发挥教育的预防作用;学校应严抓不懈,专项开展性教育工作;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监察机关应发挥预防犯罪职能,综合治理青少年强奸犯罪。  相似文献   
3.
刑罚对犯罪人的功能是刑罚功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关于刑罚之于犯罪人功能的探讨观点众多,但均未指出作用实质。从绝大多数犯罪人从社会中来又回到社会中去的逻辑思考,刑罚应完成对犯罪人再社会化的使命,包括剥夺与限制、个别威慑、教育改造、个别鉴别和鼓励等"功能"只是实现对犯罪人再社会化的具体方式而已。因此,将刑罚对犯罪人的功能定位为惩罚与再社会化,既非常必要,也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