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世纪80年代后期之后,晚年恩格斯在批判以保尔.巴尔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学者对唯物史观的歪曲,纠正党内教条主义倾向的斗争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重要理论,如合力论思想,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思想,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真正动力等思想。这些思想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在如何发展生产力、深化生产关系领域的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强化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以及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晚年通过对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的研究,从理论上补充、完善和修正了已有的关于资本主义研究的结论和看法,他认为人类社会还尚未达到彻底否定资本主义的阶段,资本主义通过自我调整仍将继续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对立并存仍将有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最大主题。正确地处理和实现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与核心之一。我国社会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已经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严重影响社会和谐,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问题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与法家人性学说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与法家在治国方略上针锋相对,儒家崇尚德治而法家强调法治。本文试图从儒、法两家的“人性论”中找出他们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并论证当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辩证统一的合理性。进而结合现实讨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在实践中贯彻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之一的刘少奇,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间(即1956-1966年)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艰辛的探索,并获得了丰硕的实践和理论的成果。他在探索中获得的许多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论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根源及其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历史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以史为鉴 ,以免重蹈覆辙 ,因此应充分挖掘其现实意义。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因此 ,国家要发展 ,闭关是不行的 ,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才能弥补过去闭关锁国造成的损失 ,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