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在使用汉语频率副词"常常"和"往往"时出现的偏误,既与二者的语义特征及其所在句法结构的语义表达有关,也与英语副词"often"和"usually"各自的语义差异相纠葛。矫正的策略是:一要弄清楚"often"同"常常"、"usually"同"往往"分别对译的语境条件;二要用"一次又一次"置换"常常"、用"一般"置换"往往"的句法手段,检测它们是否能够分别彰显"动作行为频发""行为情状具有惯常性"的语义功能,从而实现对"常常"与"往往"的抉择与优选。  相似文献   
2.
因事题元是动作行为或情状产生的原因,具有[+事件]、[+已然]和[±主体共享]三个特征;标记因事题元的介词往往是“因(为)”、“由(于)”、“为(了)”几个,其功能则存在着标记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的不同,正是这种功能上的差异制约着它们彼此间的相互替换;因事介词短语蕴含句则有直接指称因事与间接指称因事的差别,但二者均是由因事所述事件与其引发的结果事件两个句法表达式合并而转换生成的.  相似文献   
3.
商标就是商品的标记,是建立一个品牌口碑最常提到的字眼。因此,商标命名对于商品的销售情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英语商标的构成和分类进行论析,着重从语言、文化和心理三个角度探讨中国商品英语商标的命名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