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岩井俊二是日本90年代新崛起的青年导演,他的代表作《情书》(1995)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本文力图通过对《情书》电影元素的深入剖析来归纳岩井极具特色的镜语风格.与北野武等其他新锐导演相比,岩井"由于精通所有影像形式",因此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情书》的出现正是被誉为"岩井美学"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读梁凤仪的小说,每每觉得在那财经故事与女性主角的背后,永远有一种爱国气氛的光环在闪耀。作者自以为记录了世纪末港人的心声,为“九七”回归前的香港写下了一段“稗史”。但我认为,那不过是一层促销意识下的糖衣而已,真正沉淀在作者心底的是一种世纪末的无奈。这种无奈是属于香港这个特殊地域的,或许只有香港人才真正懂得。  相似文献   
3.
一个著名的诗人说过:“无论古代人还是现代人,人所面临的都不外乎三重根本困境:人是孤独的——人与人之间无法形成彻底的沟通与理解;人是痛苦的——人的欲望永远大于实现欲望的能力;人都有恐惧感——人都惧怕死亡,但人注定要走向死亡……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那样多的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因此才有文学,才有宗教……”。除了上帝和天堂,凡世间恐怕无人能完美解决这三重“根本困境”。但在海峡的另一边,一个诗人却用了他30年的生命试图冲破这“三重困境”。他,就是台湾著名现代派诗人——罗门。  相似文献   
4.
一个6岁就决定对这个世界保待缄默的哑女艾达,由于生活所迫嫁给了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岛农场主。艾达的嫁妆中唯一对她有决定性意义的就是那架钢琴,这是一个无声者在这个喧嚣世界上仅有的发声器,是艾达的生命之所在。为了维护这架钢琴,艾达失去了丈夫,家和一只弹琴的手指。然而,在付出了一切沉重代价后,那架曾经无与伦比的钢琴被艾达扔到了深深的海底。  相似文献   
5.
钟晓阳,1962年生于广州,五个月大时全家移居香港,父亲是印尼华侨,母亲是东北沈阳人。她在香港长大并受教育,现定居美国旧金山。 钟晓阳是早慧的才女,在香港有“小张爱玲”之称。她从15岁起就涉足文坛,小说,散文,诗歌全面开花,屡次获香港文学奖散文组冠军。18岁时以长篇《停车暂借问》轰动港台文坛,随即先后出版了诗散文集《走过》,中短篇小说集《流年》、《爱妻》,散文小说集《春在绿芜中》,散文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