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1.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决定赶造贯通内地的粤汉铁路,以杜绝列强觊觎利权.为弥补铁路建设技术和资金的缺乏以及制约俄法势力在华扩张,清政府不惜接受苛刻条件而将美国势力延入粤汉路建设中.但由于种种原因,承筑粤汉铁路的美国公司不但拖延工程,而且违约将公司股票售给以俄法两强为靠山的比利时."速成干线"和"以夷制夷"策略的落空使中国朝野为之哗然,鄂湘粤三省商民自发支持清政府赎回粤汉铁路修筑权.稍后,无法独力筹办路事的清政府又不得不顺应商民的要求而同意干线商办.但是,干线商办同样因为资金、技术、经验和材料的欠缺而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远远不能达到清政府速成干线的预想.清政府权衡利弊后决定收回三省铁路商办权,由官方统筹规划、举借外债以速成干线.但是,国库的严重亏空以及政府威信的急剧下跌使得清政府无法完成"干线国有"的艰巨任务,相反还激起了大规模的民间抗议活动,加速了清政府的垮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近代广西四关开放的主客观原因及其过程,四埠对广西外贸的促进以及对整个西南地区强劲的经济辐射进行了初步探讨,试图论证近代广西开埠是顺应并推动了国内外以及本区域的经贸发展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晚年千方百计挽救清朝国祚,最终劳而无果并诱发"心病"而亡。在政治上,他为了扩大清政府执政基础而积极化解满汉畛域,然而却将清朝双轨运行制度的僵化与腐朽公诸于众;为速成粤汉铁路他极力推行"干线国有,借款筑路"之策,却遭致他曾寄予厚望的两湖绅商民众强烈反对,尤其是一手栽培起来的青年才俊,因反对延续公信力丧失的专制政权而在干线经办体制上与他分道扬镳。在举借工程款项的谈判中,"以夷制夷"弄巧成拙,使张陷入强邻环视的恐惧之中。从对张之洞"心病"诱因分析中,我们可以洞见晚清政府弊政积重难返,败亡已在必然之中。  相似文献   
4.
设置系级教育评估体系是高职评估工作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尝试。在设置指标体系的准备阶段,必须认真解读高职评估工作相关指导文件内涵,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三级指标项是系部评估体系的亮点,要在参考教育部提供的"建议重点考察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围绕高职办学目标与自身特色来拓展指标项和细化内涵。配套评判指标使系部评估工作更具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其制定要符合客观性、导向性、定量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而评估体系与教学管理工作相兼容,既提高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又能减轻教工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外贸易局势的推动之下,清政府连续开放了北海、龙州、梧州、南宁四个位于今天广西境内的通商口岸。四埠开放是近代中国口岸开放史的缩影,口岸开放使广西对内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广西与国际市场、与以穗港为中心的沿海市场的连接由此更加直接和紧密,云南和贵州两个内陆省份很大程度上也通过该四埠与沿海和国际市场发生联系。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历史环境之下,与国际市场连接客观上也给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带来了"烟毒遍地"等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