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青年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的主体,对志愿服务的水平、方向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对北京市青年志愿者调查发现,在当前的青年志愿服务中,存在着志愿服务的精神理解不深刻、志愿服务的实践缺少规范化和持久性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加强志愿精神宣传、增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强化对服务过程的管理、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探讨建立青年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青年志愿服务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中国化与中国社会运行廖菲(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所)19世纪末叶,西方社会学开始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前后,又传来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其他国家相同,中国也并存着西方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两种不同传统。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使社会学...  相似文献   
3.
研究香云纱的起源时间、地点与起源过程,要关注三个关键因素:薯莨、河泥、丝绸面料。以薯莨为染料有史料证明是在宋代;薯莨可将面料染成浅棕、浅褐等色.而面料染薯茛再过河泥(含高价铁离子的)后会变成黑色.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史料可见薯莨染色与过泥同时应用在麻质渔网上;将薯莨染色与过泥技艺应用于丝绸面料才能称为香云纱。其中广义香云纱(即以多种丝绸面料为坯的薯莨纱绸)。应起源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前的番禺,狭义香云纱(即以具有透孔小花的纱为坯的薯莨纱绸)则起源于民国初年的南海。  相似文献   
4.
对北京民众公共行为的实地观察是一次为迎接奥运、提升市民素质而实施的北京市人文行动的现场观察工作。观察对象是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地点是北京公共场所,观察内容包括在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等四个方面的行为。结果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仍是顽疾。违规现象依然存在,公共场合嘈吵,人们彼此缺少关照及礼貌用语等。解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要提升市民的素质,尤其是公共行为素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际互动竞合的深入,成都市域内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至2020年,成都市轨道交通将延伸至各大卫星城,因此,分析轨道交通新格局对成都市卫星城发展的影响变得十分重要.在归纳成都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及卫星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GIS分析手段,着重从城市空间、城市产业、城市功能、城市生态4个方面,探索轨道交通新格局对卫星城发展的积极影响,进而为卫星城抓住轨道交通建设的历史机遇,为实现"独立成市"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国际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文化遗产概念向非物质层面的扩展,其国际认同经过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项目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评选和“世界遗产”评选所依据的法律文件不同,目前其法律地位还不是完全一样。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可以直接列为世界遗产的品类,还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有非常显著的提升,与情境构建密切关联。自2005年以来,北京城市情境构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情境中的人通过对情境变化的解读,形成了思想、意识、行为等方面的相应变化,共同构建出北京城市环境的文明、和谐、有序的新情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