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阅读的兴起是当代信息传播业的一个重要现象,与以往的阅读方式相比,它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很明显。但从人文视角来看,数字阅读会带来以下消极影响:一是影响深度思考。数字阅读,尤其是在线数字阅读虽能给人带来愉悦和感官刺激,但不利于人们深度思考。二是使人们更脆弱孤独。数字阅读在使社会网络联系密切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心理问题。在数字阅读时代,人们被碎屑无聊的信息包围,虽然人际交往越来越密切了,但是情感越来越脆弱。三是对健康造成损害。数字阅读作为一种消耗体能的活动,过度的数字阅读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因此,我们需要对片面强调数字阅读优点的观点保持质疑的态度,并反思国际资本推进数字阅读的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2.
编纂辞书,既是对已往学科知识的集大成和总结,又是对未来学科发展的奠基和促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宗教研究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一些民族宗教方面的大型辞书编纂工作也相继展开。  相似文献   
3.
2001-2005年,是新世纪的开端五年。期间,甘肃伊斯兰教研究在以往的基础上,继续前行,研究力量有所增强,学术活动相继开展,研究成果不断发表、出版,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以下主要从学术成果方面谈谈这五年来甘肃伊斯兰教研究的进展情况。学术成果将以甘肃学人的为主,并适当兼顾外地学者所撰但在甘肃有关刊物发表、与甘肃伊斯兰教实际密切相关的论文。  相似文献   
4.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从传统的分析框架来认识金融业的游戏规则.传统的金融业分析框架是一种金融机构的分析框架,即按照国外金融业的三大行业的分类--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来分析金融业的秩序.中国金融业更大的挑战是金融业在体制上,结构上、功能上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与国外金融业的巨大区别.  相似文献   
5.
西北是信仰伊斯兰教民族人口聚集的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自然和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西北信仰伊斯兰教民族聚居区发展不协调,与发达地区差距拉大的问题较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西北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正确认识伊斯兰教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积极挖掘其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其正能量,对于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等,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在印刷时代,出版物是人类获取知识最重要的媒介,出版机构也成为人类创造知识、积累知识和传播知识的枢纽。与此同时,出版机构也是一种商业机构,它需要获取足够的利润以维系正常的运作,满足其人员的各种需求。正是这两重属性决定了出版机构必须在商业利益和社会公益之间做出完美的平衡。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机构中最杰出的典范,它为中国的现代启蒙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国的出版事业开创了一个优良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影响到现在。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民族问题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国新时期民族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中国的深化,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把握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科学理论。其主要思想,体现在《邓小平文选》中。当然,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二成不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健康对人才的培养影响重大。大学生身心健康包括身体生理健康与精神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机理不同,表现不同,影响因素不同。二者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地统一于大学生身上。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发展的特点主要指它的特殊性和动态性。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重要的问题在于:一是确立新的健康观;二是落实身心健康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根据Bourand的算法思想,改造Bresenham算法,以实现对于直线基元、三角基元的深度消隐,从而绘制有深度消隐功能的复杂图形。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破产实践中,资产评估变现始终是一个难点和重点.许多国企的资产流失与资产评估变现有重大关系.本文从经济学博弈论的角度对现阶段国有资产评估变现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缺陷.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