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越绝书>是研究吴越历史的工具书,其史实可以补史之不足,但因其内容庞杂,历来研究者对<越绝书>是怎样一部书,评价并不一致.笔者认为,<越绝书>内容虽杂,主旨却很明确,它是一部宣扬儒家仁义思想和颂扬越国精神的书.  相似文献   
2.
1印度的美学研究很早就在哲学领域和文学领域内开始。因此美的鉴赏和美的研究在印度早期思想家中早就关心到。鉴赏美所必需的两个东西,即艺术品和鉴赏力,也早已具备了。《梨俱吠陀》丰富的诗歌,《娑摩吠陀》动人的歌曲,《优波尼沙土》的梵天(印度教主神之一——译者)的欢乐本性,这些都是伟大艺术表现的一部分,一定引起过古代印度思想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艺术是我们所拥有的摆脱世界最可靠的途径,同时也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来使我们自己和世界结合在一起。”——歌德。每一个物理学家,由于所作的附带研究的关系,总在自己心里产生(那怕仅仅是在萌芽中)多少受到压抑的哲学的、艺术的或者文学的癖好。可喜的是,纯粹的物理学家始终只是一种神话。可是,在一部理论性或实验性的著作里,要找到同它完全无关的因素对它的影响,那是很困难的,而且一般说来,是  相似文献   
4.
《作为经验的艺术》是一本内容广博的著作,讨论了有关艺术的所有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作者似乎认为是符合他的时代的。三十年后来看,这本著作却好象是一个启发与混乱的奇怪的混合体,它在讨论某些题目时采用了大量的常识,而在讨论另一些题目时却采用了深奥莫测的含混话,而且总的说来,它使杜威的哲学朝着不能满足目前需要的方向前进。在这篇文章里,我将考察:(1)杜威的审美经验学说,(2)他在《作为经验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0/0 故现L/,二 郎。 ty -v”’4 d- 1MI/3 一 八tin-I/gt/fltl 张 一‘-”60 仲 书 从 二_勺: 清 向tWMi 7多.6 摄 认_一万男 为0y -t’r、回 尸 Y--.~v·”. e1 也  相似文献   
6.
当代丹麦文学批评给人们一个总的印象是,它并不向一批特定的学者说话,而是面向比较广大的受过教育的读者。这也许是国家小而文化水平高的必然结果.尽管如此,丹麦文学批评从未理会犬儒派的那种说法,即批评家为了使自己的批评具有学者派头和科  相似文献   
7.
人格化很好地表达了我的全部兴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在这里必须提出的,并不是关于今天世界上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而是关于当代哲学家在科学家面前的态度问题。同时,当我谈到哲学家的时候,我心目中有的是那种由反省性的思考方式所形成的精种气质;这种思考方式是从笛卡尔一直到康德,以及我们时代的既拒绝马克思主义又拒绝那种倾向于怀疑反省性思考的新实证  相似文献   
8.
现代生物学的成果有没有把某些哲学问题提到显著地位?哲学研究有否说明重大的生物学问题?这不过是科学和哲学关系的永恒问题的一面。我们并不想加以最后论断。毋宁说,我们将把问题按照它所暴露的那样提出来——有时是不知不觉地暴露的,有时是生物学家所不希望的。很显然,科学的进步有助于对实在的认识(在任何水平上),因此,也有助于哲学的进步。哲学从科学关于物质、能量、生命、进化等那些时下概念获益不少。哲学的进步是随着科学进步来的。反过来则并不那么明  相似文献   
9.
"会稽"新释     
会稽之名 ,出自“禹会”传说 ,但地望所系 ,异说纷纭 ,均因夏代疆域范围和“越为禹后”传统思维定势所束缚。考之“会稽”古音 ,愚以为即“余”的复音缓读 ,会稽即余 ,会稽山即余 (涂 )山 ,余是夷的对音 ,越是夷的假借 ,“夷”为越族的古称 ,东南沿海为夷民族早期生息之地。越夷同源 ,禹越一体。“禹会”实为钱江南北两支夷 (越 )部族在“余”地的会战 ,地望在今绍兴与萧山两地之间。夷族北迁 ,入主中原 ,后又流散 ,“余”(会稽 )地名随之带往新地。所以“会稽”当源于浙江。  相似文献   
10.
宋代以后,《越绝书》作者为子贡(或子胥)的传统说法得到了质疑,明代杨慎用析隐语法定为东汉袁康、吴平,清钦定《四库全书》袭杨慎之说,似乎成为定论,但质疑之声不绝。我以为,《篇叙外传记》的最后一段所谓的隐语文字可能是宋代以后文人所加,《越绝书》“成非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