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统计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觏所著《易论》十二篇,不仅标示出宋代易学义理之端绪,且反映出其坚持自身的学术个性及提倡以《周易》阐扬儒家学理的用心所在。李觏之易学重经世、重人事。他治《易》不徒托空言,将学《易》、解《易》及用《易》看成是一门观察人事兴衰,社会治乱的大学问,突出了《周易》作为经世之书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衰嬗变的历史思潮来看,三教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其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牟子所撰写的《理惑论》。自始以后,三教合一的思想逐渐流行,终于汇聚成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潮。宋元时期,公开倡导三教合一论的知识分子不乏其人,其中著名的包括苏轼、文彦博及元代的耶律楚材。至于宋儒摄取道释二教的某些理论以成就已说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王一在格物、诚意、良知、乐学、知行关系等中国古代哲学问题上,既忠实继承、积极推行其宗师王阳明、王心斋等人的学说,又给以创造性的阐释,纠正其流弊,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思想,对泰州学派形成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学术风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晚明著名思想家李卓吾,以其独特的哲学运筹方式和思考判断,对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深刻的剖析、批判与反思,进一步发展了泰州学派的思想内涵,从而建立起具有平等观念、个性自由等特点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山东乡试录》看王阳明的兼济思想及万物一体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王学承朱学之弊而起明初理学继元仁宗皇庆年之后,逐渐成为士子步入仕途的要律,而此时的社会形态与学术风气主要是以程朱理学为主导,如《明史·儒林传序》中所言:“明初诸儒,皆朱子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擭秩然.”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明室的大力支持下,程朱理学不仅支配了整个明初学术界,且居于正统的官学地位,特别是朱子所编注的《四书集注》,不但成为  相似文献   
6.
<正> 周汝登(字继元1547-1629)为王阳明大弟子王畿的弟子,其从阳明学的观点撰写了一部《圣学宗传》的道统史,这对阳明学的继承和发展有极大的贡献。本文就周氏的生平及其思想要旨作一考述,以见其在泰州王门学派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焦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兼考据学家。他是耿定向的门人,师事罗汝芳,可以说是泰州王门学派的后起之秀。他既博学且重视内在心性修养,加上其在学说理论上有批判和创新精神,这使他将笃实严肃的治学态度用之于世。明朝末年,一股经世致用的思潮,开始在士大夫中泛滥起来。焦以“学道者当尽扫古人之刍狗,从自己胸中辟取一片乾坤”的强烈主体意识和自信自重的广阔胸襟来迎接这个大时代的来临。本文只就其思想特征具批判精神方面作一简述,以见其在泰州学者中的独特思想风格与造诣  相似文献   
8.
泰州学派鼻祖王心斋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他以"百姓日用之学"和"淮南格物"说的独特风旨,构筑了一己的学说体系,为创立泰州学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在思想或言论上带有明显的王学痕迹,但在治学、传道方面往往自立新声,使其建立的泰州学派更具独创意味与异端色彩。心斋遗著流传不多,其语言学粹得以流传至今,实有赖其子王衣等人各方搜集编订而成篇。有关王心斋的历史文化遗迹主要有崇儒祠、王公祠、王心斋墓等八处。  相似文献   
9.
万历中叶以后的晚明,是明清之际天崩地陷时代的序幕时期,其时无论在政治、社会、经济以及国防各方面皆危机四伏。作为主导思想的阳明学说却依然高谈玄理,不务实际,以明心见性之空谈,代替修己治人之实学,这自然无法肩担起振衰起弊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0.
(一)先世事略王阳明(讳守仁,1472—1528)为明代中叶最突出之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其武功足以定乱,文治足以兴邦,学术足以承先启后,言行足以化民成俗,故无论在德行、事功及学术上之表现,实为前贤所不及,长期以来已广泛受到推崇和称道。无可置疑,阳明于国内之平乱拨治,如抚南赣、讨逆濠、征思思、破断藤等卓越政治事功,使大明得享百有余年之太平,同时亦支配了明代之思想主流,如从阳明思想之精密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